人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是唯物主义

|反省自己   |

【www.yin56.com--反省自己】

马基考试答案
篇一:人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是唯物主义

一辨析题

1~4 × × × √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 费尔巴哈说:“自然并不让自己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于人的。恰象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到我们身体内来一般。”

材料3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地程度上发展起来。”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原理,回答:

(1)材料1 坚持的是何种认识路线?(10分)

(2)材料2与材料3 在认识论上有何种区别?

1)材料1中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生而知之”、“良知”、“良能”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表现形式,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孟子的话继承和发挥了材料1孔子的“生而知之”说,有不学而能,不学而虑的“良能”,“良知”;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即从天上掉下来的。后者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虽然他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蛋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两者都是错误的。

(2)材料2的观点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仅仅就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应。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的泥潭。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引入认识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材料3强调在人与自然的改造和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中,人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他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

的知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认为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是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的一生产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的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是自己的感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处,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材料1】

2009年至2010年,半年时间内,大蒜疯涨,价格超过肉和鸡蛋。从6元一斤猛窜到10元一斤,部分城市的超市里曾卖出12元一斤的高价,超过了上好的五花肉的价格。“蒜你狠”成为2010年中国流行的一句时髦用语。

【材料2】

2011年,“蒜你狠”却变成了“蒜你贱”。金乡县鸡黍镇西李村村民王伟今年又种了6亩大蒜,不过他已经体会不到去年价高时的喜悦了。“去年这个时候,大蒜每斤卖到3元5毛,现在只有7毛来钱。”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经销商们普遍认为,造成今年大蒜价格狂降的根本原因,是大蒜产量增加。去年蒜价上涨的原因,在于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锐减,产量下降;而气候原因和疏于管理导致的单产降低,更是加剧了大蒜产量的下滑。而今年行情却正好相反。“由于去年大蒜价格一路走高,大蒜市场火热,致使许多蒜农扩大种植面积,产量增加明显。”

可是,今年大蒜产量到底有多少,却是一本糊涂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蒜收获已经两个多月,全国层面上,至今没有哪个部门对今年的大蒜种植面积、产量等信息予以统计和披露。这导致了蒜农蒜商对市场的分析判断没有依据,面对市场变化无所适从。采访中,金乡县蒜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此都表示不解和不满。“大家都说今年蒜多,但至今仍然没有权威数字。说多,是相对于去年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来说。按正常的需求量,我感觉价格不至于这么低。”

-----2011.07.17《人民日报》,2011.07.18中国观察

【材料3】

在经历了2010年暴涨、2011年暴跌后,近日大蒜的价格再次起飞。记者6日在广州东川新街市看到,鸡蛋价格达到5.2元/斤,大蒜也要6.8元/斤,不少市民大呼“不蛋定”。

省价格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受去年蒜价低迷影响,今年农民种植大蒜积极性不高,主产区天气不佳也导致产量预期下降,再加上气温回暖较慢,导致新蒜上市时间推迟,近期全国大蒜市场价格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2012.06.07《羊城晚报》

【材料4】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姜长云表示,在丰收—跌价、减产—涨价的轮回中,农民每次都滞后于市场的脉动,永远“踩不准点”。此前,这种情况在香蕉、桔子、白菜等多种农副产品市场均有体现。他建议,国内亟待建立有关交易市场,以规避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的一再发生。

与“蒜你狠”类似的还有“豆你玩”、“姜你军”、“猪你涨”等,形容绿豆、生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豆与蒜都是民生必需品,昨天“蒜你狠”,今天“豆你玩”,明天再冒出一个新玩意儿,农产品价格已个个无节制疯涨,以致失控,民生最为受伤,不仅要消费者为高消费买单,也不会给农民带来好处。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对大蒜价格涨跌的原因进行分析。

⑵透过这些事件,说明我国在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物价上涨的原理分析

1从生产关系各基本要素的关系原理来说。(1)首先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而且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性质。生产的最总目的是消费,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的目的不同,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体现的消费资料所有制、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也就不同。同时,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接着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第一,被分配的产品只是生产的成果因而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可分配产品的数量;第二,生产的社会形势决定了分配的社会形势。

2价值规律来说。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体现出来。物价上涨可能是生产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从而使得商品的价值量得到增加,因为商品的价格有价值决定,所以商品价格上涨;还可能是供求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购买方争相购买,而销售方待价而沽,必然会使价格上涨达到价值以上的水平。所以物价上涨可能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也有可能是供求影响下的价格波动,不能一概而论。对物价上涨原因分析

1、国家信贷资金量大,而大量资金的流向是房地产,农产品等。又者房地产长期过热,拉动了相应的几十个产业发展。从供需方面来考虑,大量需求拉动的价格上涨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通货膨胀;对于农产品而言,那些投资炒农产品的人大量囤积农产品,当然在大量购进农产品的时候,随着农场品的大量出售,可收购数量不断减少,这就构成了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表象,进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在囤积了大量农产品后,投资者就相当于切断了城镇农产品需求链,然后再提价,这就导致了无价的上涨了

2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而在我国政府的强力控制下人民币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升值。这就对物价上涨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我国在所有进口商品的定价上是没有发言权的,所有进口商品均是以美元衡量的,那必然导致一个结果:价格大涨

3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水平。稻谷、小麦、大豆、生猪、油菜籽等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高于十年的水平。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种植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劳动力价格的大幅上涨而上涨,进而成本的上涨导致了商品价格的上涨。此外,还有一些成本,一些企业的环保成本提高,资金成本增加,还有员工的工资水平上升,这些都推动了成本的增加,进而推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4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因为石油能源短缺,各个国家开始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以至于对玉米,大豆等一些可以用来制造生物能源的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这就导致了国际粮食价格的上升,并影响了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一些农副产品的价格。因为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国内价格。

5、自然气候的影响。某些地方遭遇严重的自然气候,导致了农产品的大幅减产。使得供给大大不足,远赶不上市场上的需求。

在市场的调节下,农产品的价格就开始上涨。

6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发行的货币量远大于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数据显示,自2008年应对危机以来,粗略估算我国银行体系已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已接近70万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市场普遍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正在形成。由于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导致过多的购买力需要寻找出路,同时人民币升值限制了资金外流,因此资金大量集中在消费和投机上,这就导致了目前农产品涨价的市场行情。

(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即可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篇二:人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是唯物主义

四、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识根源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

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它包括了物质观、运动发展观、规律观和意识论。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2.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6.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人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是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3(附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D)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D)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B)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C)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C)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D)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

A.制造使用工具(劳动)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ABC)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CD)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BCD)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CDE)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ganwurensheng/104724/

    热门推荐
    • 部队犯错检讨书5000字反省自己集合5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队犯错检讨书5000字反省自己集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学会反省自己的高中作文精选9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学会反省自己的高中作文精选9篇,欢迎品鉴!

    • 学会反省自己的高中作文(通用8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会反省自己的高中作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检讨书3000字反省自己不遵守纪律精选三篇

      检讨书是一种常用的日常应用文,是指在学习或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或过错后,以书面的形式,对出现的问题或过错作出的检讨,并且改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检讨书3000字反省自己不遵守纪律精选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反省自己不遵守纪律学校检讨书1000字范文(精选3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反省自己不遵守纪律学校检讨书1000字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检讨书500字反省自己精选五篇

      检讨书也称认识书,是一种常用的日常应用文,是犯了错误的个人或领导向当事人或组织写出的检讨错误、并保证绝不再犯的书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检讨书500字反省自己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检讨书500字反省自己(锦集4篇)

      检讨书是一种常用的日常应用文,是指在学习或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或过错后,以书面的形式,对出现的问题或过错作出的检讨,并且改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检讨书500字反省自己(锦集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反省自己不遵守纪律的检讨书(通用3篇)

      检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ǎntǎo,一指检查自己的错误言行,二指总结研讨,三指查核、整理,四指官名。出自唐 白居易《书》与元九:“仆数月来,检讨囊袠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反省自己不遵守纪律的检讨书(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