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www.yin56.com--反省自己】
浅谈书法艺术之美
篇一: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浅谈书法艺术之美
摘要: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一样,它也有自己艺术美的多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线条美 墨色美 形体美 气韵美 意境美
文字本是用来代表语言传达思想的工具,有其特有的实用价值。中国的方块汉字具有多样变化,除了实用价值之外还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表现华夏儿女审美人格心灵世界,它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厚重发展史的沉淀。自殷商以来纷呈,秦汉之古拙,魏晋之风韵,隋唐之法度,宋元之意态,明清之朴趣。书法在晋唐之间称为书势,日本人称中国书法为书道。中国的传统书法有它独特的艺术美,无愧为中国美学之灵魂。中国的书法艺术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法的线条美
中国书法是由线条组成的,书法的线条就是“点画”,两者是一致的。而在竹木简、纸帛上留下点画墨痕的工具,是毛笔。由动物毛制作,它柔软而富有弹性,有吸墨多和吐墨自由的特色,东汉的蔡邕在《九势》中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正因为毛笔是软的,才能写出抑扬顿挫、变化莫测的线条来。
中国书体分为五类,决定书体不同的关键不在造型,而在线条特点。由于线条自身艺术质的不同,故造成书体美感就有差异。篆书线条因无明显“提”、“按”,都是均粗直曲线条构型,故线条单调,书法美感因素相对较弱。隶书线条因提按分明,波、磔夸张,线条意态生动,故书体美感因素较强。草、楷、行线条因特别追求提、按、顿、挫、转、折,而且讲究墨色变化,所以线条骨丰肉润。意态丰富,入妙通灵,故书体美感趣味无穷。由此可见线条的变化,推动了书体的变化,线条的美感强弱,决定了书体美感的强弱。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王国。书法美其实是由长短粗细不等的线段,按照一定美的规律的组合。可以说,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书法线条无不具有一定的质感,有的粗涩凝重,有的细润华滋,但都显示出了一定的质感。《书谱》中所谓“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笔阵图》中形容点画如“千里阵云”、“高山坠石”、“万岁枯藤”等,这是审美感受,其实要说明的是线条的质感。书法线条的立体感是书法艺术的生命。蔡邕在《九势》中提出了“令
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用笔原则。中锋线条有坚实圆润的美感,偏锋线条有浮燥薄削感,藏锋的线条有含蓄感,露锋的线条有生辣感,如竖画,当悬针而写成垂露则无力,当垂露而写成悬针则无韵。”“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力感中的“力”,是欣赏书法时的一种感受,是观念中的“力”,属于心理学范畴。
书法线条的旋律美,如颜真卿书写的线条,被誉为“屋漏痕”。他深刻地指出了书写点画的真谛。雨水渗进壁墙,下淌的泥水顺着土墙往下流,土墙的表面是不平整的,这就使泥水在行进中产生了或左或右、直中见曲、似滞而流的水痕,这大自然里积点成线而内具微波震荡的水痕,正契合于或启迪于书法线条的表现,
它“弹奏”的是一种凝重雄浑的旋律。
二、书法的墨色美
书法白纸黑字,看来似乎色彩不多,但却妙趣无穷。严格意义上讲,书法中的黑、白二色代表了世间一切颜色,而书法艺术本身正好是这世间二色的综合体现,更体现了中华传统的道家哲学思想。阴与阳,白天与黑夜,有和无,日与月等等,都在说明一个相辅相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辨证关系。只有黑、白二色的对比鲜明,才能体现书法之神采。中国画中墨色的浓淡,有墨分五色之说。书法虽然不同于绘画,但对墨色变化进行探索的书家也大有人在。绘画为了给作品提神,有时也必选焦墨施之,否则就平淡无神。画眼睛如果不适当在眼球周边
施以浓墨与高光进行对比,使其构成极大反差,则会老态隆钟、混浊无神。书法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适量的浓淡进行过度,就会灰暗无神,平淡无奇。在宋以前,书家们的创作实践一般都是以浓墨为主。关于浓墨的艺术效果,苏东坡曾形象地比喻为黑溜溜的小儿眼睛,小儿瞳子乌黑而光亮,闪烁而有神采。用墨的燥润也是墨色美的一个主要方面。行草要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这里所说的润,当然不是说用墨太湿,如果太湿,墨就会溢于毫外,产生涨墨的弊病,形成“墨猪”。燥也不等于枯,因为枯是没有生命的。
三、书法的形体美
如果说,西方绘画精致实在地刻画实物是为了赞美大自然造物的形体美的话,那么,中国书法运用点画组合成的文字结构,则表现的是一种近乎抽象,然而能够造多姿多式的形体美。古代的象形文字,对物象力求删繁就简,使得象形文字的形体较之物象,既似是而非,又似非实是,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具有耐人琢磨、引人遐思的美。邓石如指出:“一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墨,奇趣乃出。”不疏,就没有空间美,不密,就没有实体美。一个字的结构,跟一幢房屋的建筑一样,实体空间,高低欹正的巧妙结合,才算得上形体美。而一副书法艺术作品,形体美无疑是最直观表现艺术美的。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中,有一个“实”字,在宝盖头下故意留出一段空间,写成形离气贯。书法名家无论是大是小,都能获得美好的形体。书法艺术的结构讲究空间美,变幻美,法无常法,形无定形。
四、书法的气韵美
古人认为:“气”是宇宙自然生成的根本,是构成万物的本源。“气”是代表气力气势,我们常说“气”动山河、生“气”勃勃、“气”韵生动,都是意味着刚性的美感。它所表现的有:崇高、神圣、正直、奔放等特性。“韵”,主要是用来进行人物凭照的。柔性的美感,叫作“韵”。“韵”是代表“韵”味、“韵”律、风“韵”,雅“韵”,是意味着柔性的美感。它的表现有:潇洒、雅致、含蓄、空灵等特性。“气”是发出于意志,“韵”是发出于情感,这两种不同的精神活动在书画上反映出来,形成许多不同的特色。
书画上所有的风格,都是气和韵的流露,绘画有线条,也有形象和色彩,书法不代表物象,不用色彩,只有抽象的线条,因此书法线条的气韵表现比绘画更为强烈,而风格更为明显,它更能反映人格。思想活泼、性情豪爽的人不会写出拘谨
《汉字书法之美》蒋勋
篇二: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汉字书法之美(令书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苏醒)
作者: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序篇
“上”、“大”、“人” 最早最美的书写(1)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我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
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勋”的笔画繁杂,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画少、字画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画少,自己写“勋”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动”,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画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画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繁杂;“子”笔画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画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名字的汉字书写,使学龄的儿童学习了“不可抖”的慎重,学习了“不可歪”的端正,学习了自己作为自己“不可取代”的自信。那时候忽然想起名字叫“丁一”的人,不知道他在儿时书写自己的名字,是否也有困扰,因为少到只有一根线,那是多么困难的书写;少到只有一根线,没有可以遗忘的笔画。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画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分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上”、“大”、“人” 最早最美的书写(2)
。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签名签得太多,签得太流熟,其实是会心虚的。每次签名流熟到了自己心虚的时候,回家就想静坐,从水注里舀一小杓水,看水在赭红砚石上滋润散开,离开溪水很久很久的石头仿佛忽然唤起了在河床里的记忆,被溪水滋润的记忆。
我开始磨墨,松烟一层一层在水中散开,最细的树木燃烧后的微粒微尘,成为墨,成为一种透明的黑。
每一次磨墨,都像是找回静定的呼吸的开始。磨掉急躁,磨掉心虚的慌张,磨掉杂念,知道“磨”才是心境上的踏实。
我用毛笔濡墨时,那死去的动物毫毛仿佛一一复活了过来。
笔锋触到纸,纸的纤维也被水渗透。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的输送到了哪里。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
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可以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
这本《汉字书写之美》写作中,使我不断回想起父亲握着我的手书写的岁月。那些简单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书法。
我把这本书献在父亲灵前,作为我们共同在汉字书写里永远的纪念。 二〇〇九年七月九日
于八里淡水河畔
最初的汉字
一个“旦”字,是文字,
也是图像,更像一个诗意的句子。
汉字的特殊构成,似乎决定了早期汉语文学的特性。
汉字有最少五千年的历史,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件黑陶尊,器表上用硬物刻了一个符号 上端是一个圆,像是太阳;下端一片曲线,有人认为是水波海浪,也有人认为是云气;最下端是一座有五个峰尖的山。
这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汉字,比商代的甲骨文还要早。
文字与图像在漫长文明中相辅相成
我常常凝视这个又像文字又像图像的符号,觉得很像在简讯上或Skype上收到学
生寄来的信息。信息有时候是文字,有时候也常常夹杂着“表情”的图像符号。 一颗红色破碎的心,代表“失望”或“伤心”;一张微笑的脸,表示“开心”、“满意”。这些图形有时候的确比复杂啰嗦的文字更有图像思考的直接性。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汉字造字法中本来有“会意”一项。“会意”在汉字系统中特别可以连结文字与图像的共同关系,也就是古人说的“书画同源”。
人类使用图像与文字各有不同的功能,很多人担心现代年轻人过度使用图像,会导致文字没落。
我没有那么悲观。汉民族的文字与图像在漫长文明中相辅相成,彼此激荡互动,很像现代数位资讯上文字与图像互用的关系,也许是新一代表意方式的萌芽,不必特别为此过度忧虑。
文字与图像互相联结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常常见到。例如厕所或盥洗室,区分男女性别时当然可以用文字,在门上写一个“男”或一个“女”。但在现实生活中,厕所标志男女性别的方法却常用图像而不用文字:女厕所用“耳环”、“裙子”或“高跟鞋”,男厕所用“礼帽”、“胡须”或“手杖”;女厕所用“粉红”,男厕所用“深蓝”。物件和色彩都可以是图像思考,有时候比文字直接。
我在台湾原住民社区看过厕所用男女性器官木雕来区分的,也许更接近古代初民造字之初的图像的直接。我们现在写“祖先”的“祖”,古代没有“示”字边,商周古文都写作“且”,就是一根男性阳具图像。对原住民木雕大惊小怪,恰好也误解了古人的大胆直接。
山东莒县凌阳河大汶口黑陶尊器表的符号是图像还是文字,是一个字还是一个短句?都还值得思索。
太阳,一个永恒的圆,从山峰云端或汹涌的大海波涛中升起。有人认为这个符号就是表达“黎明”、“日出”的“旦”这个古字。元旦的“旦”,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一直到今天,汉字的“旦”还是有明显的图像性,只是原来的圆太阳为了书写方便,“破圆为方”变成直线构成的方形而已。
解读上古初民的文字符号,其实也很像今天青少年玩的“火星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数千年的汉字传统一路走来有清楚的传承轨迹,一直到今天的“简讯”“表情”符号,并没有像保守者认为的那么离“经”叛“道”,反而很可以使我们再次思考汉字始终具备活力的秘密(有多少古文字如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早已消失灭亡)。
汉字是现存几乎唯一的象形文字,“象形”是建立在视觉的会意基础上。
我们今天熟悉的欧美语言,甚至亚洲的新语言(原来受汉字影响的韩文、越南文),大多都成为拼音文字。
在欧美,常常看到学童学习语言有“朗读”、“记诵”的习惯,训练依靠听觉掌握拼音的准确。汉字的语文训练比较没有这种课程。汉字依靠视觉,在视觉里,图像的会意变得非常重要。图像思考也使汉文化趋向快速结论式的综合能力,与拼音文字靠听觉记音的分析能力,可能决定了两种文化思维的基本不同走向。
寓繁于简的汉字文学
大汶口黑陶尊上的符号,如果是“旦”这个古字,这个字里包含了“日出”、“黎明”、“朝气蓬勃”、“日日新”等许许多多的含意,却只用一个简单的符号传达给视觉。
汉字的特殊构成,似乎决定了早期汉语文学的特性。
一个“旦”字,是文字,也是图像,更像一个诗意的句子。
汉语文学似乎注定会以“诗”做主体,会发展出文字精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短诗,会在画面出现“留白”,把“诗”题写在“画”的“留白”上,既是“说明”又是“会意”。
希腊的《伊利亚德》(Iliad)、《奥德赛》(Odyssey)都是鸿篇巨制,诗里贯穿情结复杂的故事;古印度的《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诃婆罗达》(Mahabharata)动则八万颂十万颂,长达几十万句的长诗,也是诡谲多变,人物事件层出不穷,习惯图像简洁思考的民族常常一开始觉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同一时间发展出来的汉字文学《诗经》却恰巧相反 寓繁于简,简单几个对仗工整、音韵齐整的句子,就把复杂的时间空间变成一种“领悟”。
汉字文学似乎更适合“领悟”而不是“说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仅仅十六个字,时间的逝去,空间的改变,人事情感的沧桑,景物的变更,心事的喟叹,一一都在整齐精简的排比中,文字的格律性本身变成一种强固的美学。 汉语诗决定了不与鸿篇巨制拼搏“大”的特色,而是以“四两拨千斤”的灵巧,完成了自己语文的优势与长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适合练书法的优美诗词
篇三: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春江花月夜》·王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武凌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⒁处。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江城子》·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赞美花的优美句子
篇四: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
赞美花的优美句子 1、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是有骨气,它那不低头折节的品格真令人感动! 2、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风雪,傲然挺立在寒风之中。在雪中怒放的梅花,是那么鲜艳、迷人。 3、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暖阳的照耀下,满目尽是繁花的争奇斗妍,那样的形形色色,那样的繁花旖旎,落英缤纷,于是“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有了“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外出举目眺望,“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院内则“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样的满目繁花,这样的满胸香气,能使人愉快。 4、在寒冷冬天的早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那就是梅花。它虽然从不与百花争春,但经常被古今诗人画家所赞美。梅花以它那种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被我们中华名族的人民,称作为--中国国花。 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每一种花都比喻着美好的青春,坚强的性格,蓬勃的朝气。生命就像花儿一样美丽地绽放,在有限的时间里带给其他人们美的享受,所以,我们在这大好的青春里,要绽放自己的光华,自己的灿烂。 6、花是多情的种子,杜甫曾赞过花溅泪的场景,李白曾歌颂过花间一壶酒的生活,杜秋娘曾感叹过莫待无花空折枝。陶渊明曾倾诉过采菊东篱下的闲适生活。 7、我沉醉在花香中,爱那窗花,野花,栀子花等所有花带给我不同的香气;爱那些执着的追求,顽强拼搏的精神;爱那人们用心灵之水浇灌出的精神之花! 8、我真爱梅花,爱它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它虽不像玫瑰的香气那样浓烈,却如早晨的空气那样清新,令人陶醉其中。我更爱那坚强不屈,默默奉献,不在寒风中低头的那种令人敬佩的精神。 9、它,没有玫瑰的尊贵,没有百合的纯洁,也没有莲花的清幽,但我唯独喜欢它,它叫腊梅花。腊梅花的主干弯曲,树杈繁多,浑身长满小刺,枝杈上还长满了椭圆形的小叶,到开花的冬季。它的叶子都脱落了,枝杈上挂满了黄色或白色的小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10、我赞美坚贞
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但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11、当春天来临,大地开始了新一轮的苏醒,所有的花像是在同一时间沸腾了起来,压抑了一个冬天的小小的花萼再也藏不住满腹的心事,訇訇然怒放,举起大大小小的杯盏,在三月熏风中歌兮舞兮。 12、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淡而优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这不正是亲爱的交警吗?他们任劳任怨,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冰天雪地,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着。 13、花是李白赠给友人的纪念之物。花中饱含依恋之情姹紫嫣红的花是春的伴侣,春的使者,春的嘉宾。看江花红胜火,望红杏出墙来,瞧竹外桃花,赏山寺桃花。 14、梅花在冬季里开放虽然不象玫瑰一样婀娜,也不象君子兰一样高贵,但是大自然的美好培育了梅花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梅花不畏严寒,()不俱风雪的品格时时激励着我;梅花把美丽和清香献给世界,把寂寞留给自己的精神时时鼓励着我。我要把梅花永远装在心里,让我的心和梅花的品格一起跳动。 15、金秋已到,“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夏季绿荫渐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时候,文人浪子们乘着白马或摇着扇子前去赏花,“洛阳牡丹甲天下,开封菊花亦倾城”,这牡丹,菊花不都是秋天之景吗?更有高清淡节的隐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实在是令人心生羡慕。 16、不知不觉,冬天快要到了。此时,站在我家那株梅花树前,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冬天里,寒风呼啸,雪花飞舞,到处是一片银色的世界。那光秃的
树干上开满了或白或黄的梅花。成千上万朵梅花竞相开放,清香扑鼻,让人多么心旷神怡啊!
17、我爱花的美,美如花季的少女;我爱花的柔,柔如五彩的秀发。我爱那花的多情,爱花的无私,更爱那花的通情。 18、转眼已至寒冬,腊梅凌霜傲雪,“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在如此的严寒之中,傲然挺立在雪地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毫不退缩的精神的鼓舞之下,让我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19、冬天里,虽然有严寒,有冰雪,虽然山是荒芜的,树是凄凉的,风是刺骨的,但是有梅花,也更有希望。梅花装扮着冰冷的冬天,给世界带来了无
限的生机。 20、夏至,春花渐渐枯萎许多,“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而那属于炎气的跃跃欲试的花儿们,也打了个哈欠,竞相赶来,但这夏日,可没那么多的繁花似锦,多的只是那些翠绿,嫩绿,草绿,“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虽说绿色才是夏季的主打曲,但是也不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红花,望绿叶,这是何等的惬意呀! 21、在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但腊梅的身影却永远也找不到。但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腊梅花却傲然出现在枝头,开得正欢。这也说明了它具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它,默默的装扮着银装素裹的冬天,给一片洁白的大地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色彩。
赞美舞姿美的句子
上一篇:努力战胜自己不要给后悔留下借口
下一篇:适合二年级故事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