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庵笔记翻译

|为人处事   |

【www.yin56.com--为人处事】

潮商的关公崇拜
篇一:庸庵笔记翻译

潮商的关公崇拜

一、关公崇拜的起源

历史上的关羽和民间文学里的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临猗西南)人。

在中国的文献里,关羽有两种形象:历史文本里比较单薄、也比较近实的关羽,和民间文学文本里为人们所熟悉的,武德兼备、完美得近乎神明的关羽。

我们对历史人物关羽的了解,要依靠着史学家陈寿所撰的传记和裴松之的注解。传记不足千字,连注解也不过两千,就刊载在《三国志·蜀志》第六卷上面。

读了传记可以知道,那正是汉末群雄并起的时候。从刘备聚众起事,关羽和张飞就追随着他,不避艰险,结成亲兄弟一样的关系。

一开始,这伙人势单力薄,给曹操打散。刘备投奔袁绍。关羽被曹操捉了。曹操很欣赏他为人豪壮,厚待他,让他当了偏将军。但终究留不住他。关羽知道刘备的下落,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报答曹操的礼遇,就离开了。也不管曹操已经替他请封了汉寿亭侯。

这仨难兄难弟,又经过一阵波折,终于夺下了以荆州为中心的一块根据地。刘备进川,就让关羽来管理这块根据地。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之后,又封他做前将军。

陈寿在传记中间用了个“刮骨疗毒”的小故事,精镂细刻,把关羽的勇敢过人,表现得栩栩如生。这时候独当一面的关羽真个是八面威风,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中原都震动了。 只是,关羽为人太骄傲,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又只听好话,连诸葛亮也奉承他。孙权愿意和他结亲家,被他臭骂了一顿,一肚子火。趁他和曹操打得不可开交,从背后阴了他一下。这一下可真了不得。关羽的后方被夺走,部队家属做了俘虏,将士都瓦解了。孙权派兵猛攻关羽残部,把他杀掉。

历史上的关羽就是这样一个人。陈寿称赞他对刘备的忠义,称赞他的勇敢可敌万人;也批评他高傲以自取败。从跟孙权的过节看,这个人,缺乏政治头脑。

可到了民间文学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重新塑造,关羽过人之处被放大了,性格的疮疤却给掩饰掉,几乎变了个人。变化是悄悄出现的,足以让人们把理想当作真实。

这一切,都是通过三国故事来完成的。宋朝国力积弱,辽、金、西夏、蒙古相继崛起。元朝数十年中,天下纷乱,群雄征战不已。大概是受了这些政治现实的刺激,“天下三分”的故事,在民间颇为流行。“说古话”、搬杂剧,三国故事用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艺形式风行天下,大受欢迎。士大夫们也参与到其间,《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两种文本相继出现。到了元末明初,杂揉着正史和民间文学传统,罗贯中依据前人提供的史实和传说故事,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一部俗称《三国演义》的小说,流行如此广泛,除了极少数又考据癖的学者,世人都把它当成历史真实。

关羽是《三国演义》里最完美的人物。“刮骨疗毒”、“斩颜良”、“水淹七军”这些《三国志》里的故事保留下来,又增添了“温酒斩华雄”、“过五关”、“单刀赴会”等新故事,关羽的勇武性格,更加丰满。历史中的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民间文学又创制了“桃园结义”、“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古城会”这许多情节,让这种忠诚着实表演一番。千里单骑送嫂过程的“秉烛夜读”,是守礼。“华容道”放走了曹操,是仁义。作为民间文学里的人物,关羽忠诚、仁义、勇武、智慧,动言合轨,几乎兼具儒家理想中的全部美德。清朝有个著名的《三国演义》批评家,叫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这样议论关羽:

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若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面如赤心,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拜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风光。心则赵汴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名将第一奇人。

这个崭新的关羽的出现,跟宋代理学大行其道的现实息息相关。明清以后,理学渗透整个社会生活,符合理学社会道德理想的《三国演义》也广泛传播,关羽成为从帝王到贩夫走卒、甚至会党盗贼——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偶像。

关羽怎样变成关帝?

在这个题目下,我们再来谈谈关羽崇拜的起源和发展。这个过程更是复杂,民间信仰和官方崇拜各自发生,又交叉感染。关羽作为神明的形象,变化更大。与妈祖相似,关公在不同时间、地域和不同人群中间,会由于不同功利目的受到崇拜,神的形象和神性的象征也会被赋予有差别的构造和阐释。然而,又与韩文公一样,不论何时、何地、哪一个阶层的崇拜者心中,关公崇拜,还是有一种普遍的价值在。这种价值,就是“忠义”。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关羽的灵显故事,开始在荆州地区出现。唐以后,还是在荆州,关羽成了神,在民间受到祭祀和崇拜。唐末范摅的《云溪友议》就有这样的记载:

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祠,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祠鬼助土木之功而成。„„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允敬者则仿佛似睹之。缁侣居者,外户不闭,财帛纵横,莫敢盗者。厨中或先尝食者,顷刻大掌痕出其面,历旬愈明。侮慢者,则长蛇毒兽随其后。所以惧神之灵,如履冰谷。

唐代后期,关羽崇拜的范围至少已经扩大到关中。宋初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也有一则记载:

唐咸通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悚。罹其患者,令人寒热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玭挈家自骆谷路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斯又何哉?夫丧乱之间,阴厉旁作,心既疑矣,邪亦随之。关妖之说,正谓是也。

看来,这个关三郎,可是个凶神恶鬼,让人生畏。《云溪友议》里面“缁侣居者”一句话吐露出来的蛛丝马迹,已经可以启发人们的灵感:民间的关三郎崇拜,本来与佛教有些关系。正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关三郎能够借助佛教的力量,造成护法正神的庄严形相。

原来,这玉泉寺同一位荆州籍的著名高僧智顗(智者禅师)大有关系。在中国佛教界,智顗的地位非同小可。他是四大宗派之一天台宗的开山之祖。晚年,智顗回到故里荆州,在玉泉山建玉泉寺修持。在后来产生的故事里,人们就把智顗和关羽拉到了一起:

关羽败走麦城,被砍了头。心有不甘,就变成了厉鬼,总是呼唤着:“还我头来。”那地方,正在玉泉山附近。一天夜里,更深人静。智者禅师在山上一棵大树下修禅入定,定中隐约听到了那个声音:“还我头来。”禅师睁眼,认出是关羽,就提醒他:“也有人被你砍掉过头,又向谁讨呢?”关羽的鬼魂这才恍然大悟,就向大师求受五戒,成了正式的佛门弟子。并显灵把玉泉山崎岖险阻化为平地,建了玉泉寺,供智顗大师弘法。

天台宗在唐代经过安史之乱和会昌灭佛两次大打击,在中国失传。五代后期,才又从日本传回。上面故事大约产生在宋代,我们从成书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的《佛祖统纪》上,可以读到这个故事。此后,关帝开始作为佛教护法伽蓝神,在寺院里被供奉。

唐代,关羽作为配享神祗,开始出现在官方崇祀的武成庙中。武成庙的主神是姜太公,用古今名将配享。建中三年(782),武成庙配享尊神由10名增加到64名,《新唐书》载:

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

在这配享古今名将64人当中,就有“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这是关羽列为官方祭祀神明的开始,尽管这时候还只是个小小的配角。

宋代以后,大约是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关公在官方的祭祀中,神格逐渐提高。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关羽被封为武安王,立祠祭祀;宣和五年(1123)又加封为义勇武安王。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 ,“建寿亭侯关羽庙于鸡鸣山之阳”。原因是朱元璋夺得天下的过程,曾经多次求得关公的庇佑。明人倪岳在《覆正祀典疏》中说:

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兵戈所向,神(关羽) 阴佑为多,及定鼎金陵,乃于鸡鸣山建庙以崇祀,载在祀典。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 ,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也在北京城建了关庙,作为国家祭祀的庙宇。成化十三年(1477) ,又重建关庙,就是如今被叫做“白马关帝庙”那座。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 ,改“寿亭侯”封号为“汉寿亭侯”。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 ,特颁帝王冠冕;万历四十二年(1614)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一方面是官方的崇祀,关羽庙遍布全国各地,有人根据《天一阁明代方志丛书》做了统计,从《丛书》收录的、仅占全国十分之三的府州县志来看, 半数以上的府、州、县都建有关羽庙,共有150多座。一方面是各种民俗文艺活动的推波助澜,民间百姓对关公也非常敬仰崇信,祠庙香火四季不断。万历时,文艺家徐渭在《蜀汉关侯祠记》中感叹民间百姓对关公崇拜的热情,超过了祭孔:

蜀汉前将军关侯之神,与吾孔子之道,并行于天下。然祠孔子者止郡县而已,而侯则居九州之广,上自都城,下至墟落。虽烟火数家,亦靡不醵金构祠,肖像以临,裘马弓刀,穷其力之所办。而其醵也,虽妇女儿童,犹欢忻踊跃,惟恐或后。以比于事孔子者,殆若过之。噫亦盛矣!

作为思想家李贽却在《关王告文》中冷静解释了老百姓崇拜关公的原因:

盖至于今日,虽男妇老少,有识无识,无不拜公像,畏公之灵,而知公之为正直,俨然如在宇宙之间也。

清代以后,从官方到民间,对关公的崇拜才真正达到高潮。这里面,《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使关公的忠义形象深入人心,有很大功劳。满人入关以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已经对《三国演义》喜爱有加。皇太极崇德四年(1639),曾命通晓汉语的文臣达海把《三国演义》翻译成满文。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因为《三国演义》翻译告成,把鞍马、银币赐赏给大学士范文程等人。

通过《三国演义》,清朝的帝王们了解认识关公的德行和功业,对他推崇备至。入关前,皇太极崇德八年(1643) ,就在盛京(今沈阳)建了关帝庙,赐与“义高千古”匾额。逢年过节,“官给香烛”祭祀。入关以后,先是沿袭明朝旧例,岁祭关庙。顺治元年(1644),重修白马关帝庙,“定祭关帝之礼”。同时,还要求“各直省、府、州、县建祠设像,守土官吏,岁时展谒典礼”。顺治九年,敕封关帝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嘉庆以后,国运渐衰。每逢国家出了大事,民间传闻关圣显灵,便有加封,大有“临急抱佛脚”的味道:

嘉庆十九年,加封“仁勇”。

道光八年,加封“威显”。

咸丰二年,加封“护国”;三年,加封“保民”;六年,加封“精诚”;七年,加封“绥靖”。

同治九年,加封“翊赞”。

光绪五年,加封“宣德”。

到光绪五年,这位关圣大帝因为累封,有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22个字的封号。

从封号看,清朝帝王最注重“忠义”的道德层面。这一点,通过谥号的更换,也可以看得很分明。关羽自西晋已经有“壮缪侯”的追谥,一直沿用未改。乾隆二十五年(1760) ,礼部觉得“壮缪侯”的旧谥,有婉转讥评关帝的意思,不能够再用。“以神之义烈忠诚, 海内咸知敬祀”,建议把原来“壮缪”谥号改为“仁勇”。乾隆皇帝于是下诏更改关帝谥号。乾隆三十三年(1768), 又改“仁勇”谥号为“神勇”,乾隆四十一年(1767) ,再改定为“忠义”。大约在帝王们看起来,尽管关羽的道德已经臻于至善,但是最叫人叹赏的,是他对刘备的义气和忠诚,只有“忠义”才有资格排列在各种德行的前头。道德符号其实只是一种象征,对它可以存在无数的阐释。帝王们以“忠义”为号召,照他们的理解,刘备是蜀汉之君,关羽对刘备的“忠义”也就是臣下对君主的“忠义”。这样,关羽才堪为臣民们的榜样。殊不知臣民们的心中,自有臣民们的“忠义”。关于这一点,下文还会发挥。

清代关帝庙的营建更加普遍。这时,关帝已成为与文圣宣王孔子并肩的武圣,府县要遵诏营建关帝庙。民间又把关羽视为武神、财神、保护神。军队崇拜关帝“神武”而为他营建庙宇,很多行业把关帝当作保护神建庙祭祀,有些百姓也希望关帝带来点财运而造庙崇奉。薛福成的《庸庵笔记》说,“天下关帝庙,奚啻一万余处”。这样说,怕是还有点缩脚缩手,不如赵翼的《陔余丛考》来的干脆:

今且南岭极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

关帝不是财神

我们刚刚说过,有些百姓因为希望得点财运,造庙崇奉关帝。这样说,有证据支持。美国学者杜赞奇在《刻画标志: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一文中间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提到了各种证据。河北昌黎县侯家营村的一块把关帝“与发财联系在一起”的石碑,定县商人 “关帝被看作武财神”的很时兴的看法,还有亚力克西夫在研究中对视关帝为财神的各类下层人士的观察,等等。今天,我们也很容易观察到这样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商店都供奉着关帝。用中国人实用主义的习惯去想,丝毫不用怀疑,老板们这样做是为了发财。所以,很多人讲,商人礼拜关帝,是把关羽当做财神。

这话说得并不全对。也有各种证据支持,关帝不是财神。姜义镇在讨论台湾的民间信仰的时候就说过:

一般商人皆恭奉关圣帝(关公)与土地公为守护神。恭奉关圣帝者,因景仰其正义与公正。恭奉土地公者,因信其为福禄之神,能招财进宝之故。

在看碑刻的例子。安徽亳州的大关帝庙里,有一块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修大关帝庙碑》,记载该庙兴修的历史:

亳州北城之大关帝庙,建于国朝顺治十三年(1656年),首事为王璧朱孔领两人,皆系籍西陲而行贾于亳。连袂而来,指不胜屈,亟谋设会馆为盍簪之地,仰承高义,俎豆荐馨,爰创斯举。嗣后一修于康熙二年(1663年),则郭九皋、张玉起、王桂也。再修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则梁臣、张玉鼎、陆德凤也。又修于康熙五十二年,则李天福、梁尔禄、余文祯也。荏苒以来四十余载,木朽砖颓,渐就剥落。乾隆十九年(1754年),曾有梁季贤、刘汉裔等劝募兴修,规模粗就,因粮资不及,半途中止。迨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善士郭秉纶明经倡首劝募,得全兴号董君独力资助,捐资重建大殿,并塑金容,僧寮客座次第增设,左侧以财神殿附焉。约糜金钱千有余两,壮丽恢宏,美哉轮奂矣。

亳州(今安徽亳县)是我国古代名城,是知名度不在关羽之下的三国人物曹操的故里。大关帝庙,又称陕山会馆,在亳州北关,是一处有名的古建筑。亳州北面与河南接壤,在近代铁路交通兴起之前,是中原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商业发达。在亳州城北门外,涡河汇集河南流来的几条支流,再往东南流进淮河,南来北往的船队,转运各地物资,商人云集,商店林立。许多外地商人都在这里建起会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陕山会馆。

从上面引用的那段碑记文字看,陕山会馆里,大殿奉祀关帝,左侧的偏殿,又奉祀着财神。很明显,关帝的神格,与财神有别,关帝不是财神。

潮州商帮的会馆,也有同样的例子。道光十九年(1839),在上海经商的潮阳、惠来两县商人,建起了“潮惠会馆”。现在还有《创建潮惠会馆碑记》保留下来,《碑记》里有一段话,讲到会馆的结构:

为堂二,于其前祀天妃,后之堂为楼,以祀关帝:其左右祀财星、双忠。春秋报赛,廛市机宜,众商以时会集楼下,雍雍济济,迓神庥而敦梓好者,又在于是矣。

会馆崇祀的神明,天妃、关帝之外,还有双忠、财星。双忠是张巡和许远,潮阳人把它们视为乡土保护神。财星是财神和魁星,会馆是绅商共建的,绅士要升官,商人要发财,各有自己信奉的神明。这个例子同样说明关帝的神格,与财神有别,关帝不是财神。

那么,商人们为什么如此恭敬地奉祀关帝呢?碑记很明白地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仰承高义”。

二、潮汕的关公崇拜

潮州地方志中的关公庙

神明崇拜总是需要象征物作为寄托。庙宇和供奉其中的偶像或者神主,就是这类象征物。因此,我们要对潮汕的关公崇拜有所了解,不妨先从地方志入手,对本地的关公庙来个鸟瞰。

地方志所见关公庙一览表

编号

县份

庙址

兴建时间

备注

文献来源

1

海阳县

镇署左

未详

康熙潮州府志卷三

2

道署后

未详

3

七年级晨读文言文
篇二:庸庵笔记翻译

晨读晚练文言文

苏轼《日喻说》节选 生而眇(miǎo)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mén)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yuè)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注释】

①眇(miǎo):目盲。

②扣:敲打。

③扪(mén):用手摸。 ④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笛子,但比笛子短。

【翻译】

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

“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鉴赏】

文章主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

儿日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 《狮猫》

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①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

之。猫蹲良久,鼠逡(qūn)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chì)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

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jū )顶毛,口齕(hé)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阖:关闭。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啻(chì):仅,只。掬(jū ):双手捧取。这里指用双爪抓住。龁(hé):咬 惰:疲倦 辄:总是 启:打开 译文

曹刿论战中考真题答案
篇三:庸庵笔记翻译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气①,将军可夺心②。是故朝气锐③,昼气惰④,暮气归⑤。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⑥者也。以治待乱⑦,以静待哗⑧,此治心⑨者也。以

1112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⑩者也。勿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

13者也。

【注释】①夺气:挫伤士气。夺,剥夺,引申为挫败、打击。气,这里指刚劲勇锐之气。 ②夺心:动摇决心。心,指决心。 ③朝气锐:军队初战时士气旺盛。一说为军队早晨士气高昂。锐,旺盛。 ④昼气惰:过了一段时间后,士气逐渐懈怠。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惰,懈怠。 ⑤暮气归:到最后,战斗力消耗殆尽,士气低落,将士思归。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一说指傍晚。归,止息、衰竭,一说指思归,想回去。 ⑥治气:掌握运用士气的方法。治,掌握。 ⑦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治,治理、有序。 ⑧以静待哗:以我军的沉着冷静对待敌军的躁动不安。哗,喧哗,指躁动不安。 ⑨治心:掌握利用军队的心理的方法。心,指心理。 ⑩治力:掌握军队的战斗力。力,指战斗力 11、勿邀正正之旗:不要攻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邀,邀击、迎击。正正,严整。 12、勿击堂堂之阵: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军。堂堂,壮大的样子。阵,阵容。13、治变者:掌握机动应变的方法。变,指机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将驰之 驰 (2)望其旗靡 靡 ....

(3)三军可夺气 气 (4)朝气锐 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乙文中的中心句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二)【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①,易置②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③,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①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②易置:撤换。 ③奇兵:变化莫测的军队。 1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1)小惠未徧 (2)牺牲玉帛 ...

(3)而绝其粮道 (4)秦悉坑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3.(1)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

(2)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

4.乙文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三)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四:“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

【注释】飙:暴风。这里指迅速。 ②盬(gu):吸欲。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1)公将鼓之 (2)一鼓作气,再而衰 ..

(3)如是者三四次 (4)果腹而去 ...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庸庵笔记翻译。

(2)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

3、甲文中吾军克敌制胜抓住了反攻有利时机是在 之时;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 之时,乘其不备,置蛇于死地。

4.甲文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5.甲、乙两文提示了一个共同道理是

(四)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0”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用兵之法:高陵①勿向②,背丘③勿逆④,佯北⑤勿从⑥,锐卒勿攻,饵兵⑦勿食,归师勿遏⑧,围师⑨必缺⑩。穷寇⑩勿迫⑩。此用兵之法也。

【注释】①陵:山头。②向:仰攻。③丘:高地。④逆:迎击。⑤佯北:假装失败。⑥从:追逐。⑦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⑧遏:阻击。⑨囤师:包围敌方部队。⑩缺:让条出

路。⑨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⑥迫:逼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 (2)公将驰之 ..

(3)既克 (4)望其旗靡 ..

2

2。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根据甲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运用文..

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用自己的话叙述)。

4.“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有人却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 “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5.甲文中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乙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

6.结合“长勺之战”,对乙文“用兵八法”的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五)【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丛分人。对曰:“小惠未褊,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②处广门之官,夜叩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门人入通。董安于③侍奉于侧,愠曰:“嘻!胥渠也,期④吾君骡,请即杀之。”简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⑤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处无几何,赵简子兴兵而攻狄⑥。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敌首。人主安能不好士?

【注释】①赵简子:晋大夫,名鞅,谥号简子。 ②阳城胥渠l.复姓阳城,名胥渠。 ③董安于:赵简子家臣。 ④期:希冀,这里指想得到。 ⑤庖人:厨师。 ⑥狄: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名。

1.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增加) B.小惠未褊,民弗从也(同“遍",遍)

C.夫杀人以活畜(使„„存活) D.人主安能不好士?(爱惜)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肉食者鄙/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辍耕之垄上

C.董安于侍奉于侧/躬耕于南阳 D.夜叩门而谒曰/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

4.甲文用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乙文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请用乙文中的例子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甲、乙两个文段,反映了两位政治家共同的思想,这种政治思想用我们课内学过的孟子的一句名言(或两个字)来概括,就是: 。

6.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怎样看待赵简子“杀畜以活人”的做法?

(六)【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3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赵括自少时①学兵法,言兵事②,以天下莫能当③。尝与其父奢④言兵事,奢不能难⑤,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⑥,而括易言之⑦。使赵⑧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⑨,悉更约束⑩,易置⑩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⑥,佯败走,而绝⑩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少时:小时候。 ②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③以天下奠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 ④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⑤难:驳倒。 ⑥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⑦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⑧赵:赵国。 ⑨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⑩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⑨易置:撤换。 ⑩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⑩绝:截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偏 (2)牺牲玉帛 ....

(3)而绝其粮道 (4)秦悉坑之 ..庸庵笔记翻译。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

(2)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3.(1)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2)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4.乙文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七)【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周武王克殷①,召邵公问曰:“殷之士众,奈何处之?”邹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武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②入。武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③,无变旧制,惟仁是亲。"武王曰:“善哉!”乃从周公之言。

【注释】①殷:殷朝,即商朝。 ②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③田其田:耕种他原来的田地。第一个田,名词活用为动词,种田;第二个田,名词,田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无罪者活之 (2)为之奈何 ...

(3)乃从周公之言. (4)惟仁是亲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制。

4

3、乙文中的周武王听从了周公的建议,主要原因是什么?庸庵笔记翻译。

4、 从上面甲乙两个文段可以看出,古代谋士认为君主应该如何对待老百姓?

(八)(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将鼓之 (2)既克,公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九)(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曰,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曰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点火。 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望其旗靡 (2)会匈奴大入塞 ..

(3)俄而,斩首数百级 (4) 范兵不敌 ...

2.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1分)

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⑫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5

2015年朝阳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篇四:庸庵笔记翻译

2015年朝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2015.5.4

命题人:崔学峰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只有一个正确的项( ) (2分) ....

A.襁褓(qiánɡ ) 剥皮(bō) 铜臭(chòu) 舐犊之情(tiǎn) ....

B.创伤(chuàng) 间断(jiān) 劲草(jìng) 秣马厉兵(wò) ....

C.混沌(hún) 茶几(jǐ) 碌碡(lù) 越俎代庖(bāo) ....

D.连翘(qiào) 供给(gòng) 叱咤(chà) 自怨自艾(ài) ....

2. 选出只有一个词语书写没有错误所在的项( ) (2分) ....

A.松驰 罗嗦 名信片 趋之若骛 B.沉缅 醮水 挖墙脚 灸手可热

C.急燥 贪脏 渡假村 额首称庆 D.布署 沧茫 入场卷 一愁莫展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2分) ..

A.展品异彩纷呈,从敦煌的绢画,到宋元文人、禅僧的墨迹,再到明清大家的代表作等,令人感到平淡无奇。 ....

B.习近平强调,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

C.当天下午,英拉发表讲话称,政府愿意与反对党通过对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束国家昙花一现的政治危....

机。

D.2015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名单,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公示一周后确定,河北石家

庄市、唐山市,辽宁铁岭市等10个城市金榜题名。 ....

4.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 (2分)

(1)台湾“中央社”4月16日援引大陆媒体的报道称,一些大陆的政府网站内容始终停留在“过去时态”,

某些官方网站栏目直接“开天窗”,这些“睡眠网站”、“僵尸网站”严重影响了政府网站的公信力。

(2)他是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博克拉8.1级强烈地震中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于难的一个。

(1)句:

(2)句:

5.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 (2分)

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

能好比箭头, 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 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

就的 ,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 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A.如果 就 观点 增强 B.只要 就 观念 增长

C.只要 就 观点 增长 D.如果 就 观念 增强

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 (2分)

A.郦道元,范阳涿县人,唐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三峡》,选自《水经注》。

B.《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表”是我国古代帝王向

下属传达命令的一种文体。

C.王维,字摩诘,宋代诗人,画家。《使至塞上》是一首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

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 (2分)

A.唐僧是如来佛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

旃檀功德佛。

B.曹先生避难回来,要祥子再来拉包月,答应把虎妞接回来同住。但虎妞被卖进妓院,后来自尽了。祥子在街

上失魂落魄,终于完全堕落。

C.飞岛国里的科学家为了使人民富足,进行着一些像从黄瓜里提取出阳光,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用猪耕地等科

学的研究。

D.外祖父曾在伏尔加河上拉纤,后来开染坊,上升为小业主。再后来家业开始衰落,变得吝啬、贪婪,甚至怂

恿亲生儿子茨冈到集上偷东西。

9.古诗文默写填空。(7分)

(1) ,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辛苦遭逢起一经, 。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4)邹忌修八尺有余,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凄神寒骨, 。 (柳宗元《小石潭记》)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表达作者对远方朋友的

思念。

10. 选出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 ) (2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

B.颔联,“正”和“悬”两字,点出潮平而无浪,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船的平稳。

C.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D.全诗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将要回家的喜悦之情。

二、阅读(满分45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11——13题。(9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四:“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公将鼓之: (2)吾视其辙乱: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3.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请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

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庸庵笔记翻译。

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

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

【注释】①飙:暴风。这里指迅速。 ②盬(gǔ):吸饮。 14.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如是者三四次: (2)果腹而去: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2题。(15分)

包利民

①李大叔最近很是兴奋,退休这几年来终于新潮了一把,买了电脑上了网。按说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只是放在李大叔身上,就是大事了。他烧了一辈子锅炉,没什么大文化,却也把儿子供出了大学,如今在广州也混得风生水起的,这让他很是欣慰。

②李大叔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离得那么远,难免挂念。儿子李然也很懂事,说再过两年买了房子就把他们接过去。李大叔一听都是连声说不,李大婶知道后也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他们可不想离家乡那么远,用李大叔的话来说,就是万一死在别的地方,闭不上眼睛。

③有一天,李大叔给儿子打电话,问了一番生活工作的事,便说打电话总觉得飘,不如儿子上大学时写来的信看着实在,让儿子抽空给他们写几封信,没事时拿出来看看也是好的。李然却说:“爸,现在寄封信到家时间太长了!这样,我给你们买台电脑,上网,然后再给你申请个邮箱,以后我写信发到你邮箱里,很快的。我写完你就能收到看到!”

④于是电脑进了李大叔家,当李大叔棒槌一样的手指放在键盘上时,李大婶在一旁一个劲儿捅他,意思是别.

把东西砸坏了。本来李然想给他们申请个QQ,这样可以随时聊天,后来考虑到老父亲学打字的困难,虽然有语音视频什么的,估计他们也学不会,即使学会了,老父亲也会觉得飘,跟电话一样,也就父亲在那儿嚷嚷,便也就算了。

⑤当李大叔拿出烧锅炉的劲儿终于把怎么登陆邮箱看邮件学会时,儿子的信便真的来了。那个晚上,老两口趴在电脑前,逐字逐句地看了很长时间。这时,又来了一封新邮件,儿子的第二封信,说,信收到了吧?快吧?以后我就常给你们写信!

⑥自那以后,儿子的信总是接二连三地发过来,每天晚上,老两口都守在电脑前看信,特别是李大婶,看得更是认真。于是李然趁热打铁地教会了父亲看附件的方法,这样他就可以发些照片给他们看了。老两口既能看信又能看到儿子的照片,觉得很是满意,确实是比打电话强多了。只是时间一长,李大叔那种飘的感觉又上来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特别是晚上躺在床上,两人睡不着时,那种感觉尤为强烈。

⑦后来,李大叔就又给儿子打电话,说:“要不,你还是写封信寄回来吧,在电脑上看着有点不一样,也不是你写的字啊。你妈特别想看你写的字!”李然听了父亲的话,想了想,说:“这也容易办到,不过不用寄,你们继续看我发的邮件


庸盦笔记翻译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qingganrizhi/126969/

    上一篇:活法心得

    下一篇:清明节主题班会记录

    热门推荐
    • 职场中哪些为人处事的技巧【三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场中哪些为人处事的技巧【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在职场中为人处事的方法精选三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在职场中为人处事的方法精选三篇,欢迎品鉴!

    • 职场中为人处事的职场法则(锦集3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场中为人处事的职场法则(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134句【热】

      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 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出自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欧阳修《归田录》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134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职场中为人处事的职场法则锦集三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职场中为人处事的职场法则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习惯决定你是否成功议论文

      习惯是一种最不被人重视的存在,谁都会不在意它的作用。然而,习惯却会把你导向成功或者失败。良好的习惯能使平庸者成为人才,不好的习惯却只能埋没人才。  习惯人皆有之。南方人习惯吃大米,北方人习惯吃面条,这

    • 走与停初一说明文

      走是漫漫前程奋斗。  停为深深思绪反省。  走与停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左右手,使人感觉在为人处事的路上得心应手,顺心顺意。——题记  走一走,即奋斗奋斗。人生奋战的征途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我们是在走着的。

    • 为人师表的名言警句精选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韩非子》  贤母使子贤也。 《韩诗外传》  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