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的例子

|动物故事   |

【www.yin56.com--动物故事】

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
篇一:习语的例子

  一直以来,源自古希腊罗马神话的英语习语备受中国英语爱好者喜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希望大家喜欢!

  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篇一:Bell the Cat 自告奋勇去冒险;老虎头上拍苍蝇

  bell the cat是成语to hang the bell about the cat’s neck的简略,原意是“给猫的脖子上挂铃”。它来自《伊索寓言》中的《老鼠会议》(The Mice in Council)。

  这篇寓言讲的是:一群老鼠在鼠洞里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对付凶狠的猫。白胡须老鼠提出:“我有个方法,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这样,猫一走动铃就响,我们就可以闻铃声而逃避了。”群鼠一致同意这个建议,欢呼:“That’s a capital idea. We will bell the cat!No more fear of the cat!”但是,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没有一只老鼠敢去,一个个都溜掉了。老鼠会议毫无结果,它们不安全的处境当然也无法改善。

  寓言所寄托的意思很明白: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既需要有出谋划策的智者,更需要有挺身而出的实干家。

  bell the cat常用来比喻to do sth.dangerous in order to save others;to step forward bravely to face the danger;to take a risk for the good of others.

  例 :1、Everybody made suggestion, but no one actually of fered to bell the cat.

  2、We didn’t know who would put him this delicate question when my friend offered to bell the cat.

  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篇二: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出自《伊索寓言》,说的是一条狗躺在堆满稻草的马槽里,狗是不吃草的动物,而当马或牛一走近稻草时,这条狗却朝着马或牛狂吠,不准食草动物享用。

  因此,“狗占马槽” 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进入英语中,常用来比喻a person who prevents others from enjoying sth.that is useless to himself;a churlish fellow who will neither use a thing himself nor let others use it,讽刺那些占据某职位或某物品却不做事、不使用的人。

  a dog in the manger是个名词性短语,常与系动词连用,充当表语(主语补足语)。

  例:1、He borrowed a lot of books from the library, but he didn’t read a book. He was really a dog in the manger.

  2、Smith was a dog in the manger over that roll of wire;it was no use whatever to him,but he wouldn’t let us have it.

  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篇三:Cry Wolf 虚发警报;谎报险情;危言耸听

  cry wolf来自《伊索寓言》中的《牧童和狼》(The Shepherd boy and the wolf)。

  有个牧童在离村子不远的山坡上放羊。有一次,他为了开心作乐,突然大喊:“Help!Help!The wolf!” 全村的人都闻声跑来援助他,可跑到山坡上一看才知道他在开玩笑。如此恶作剧重复了两三次。后来,狼真的来了,那个牧童再呼号求救时,谁也不理会他了。于是,狼把他的羊吃了。

  这篇寓言的意义很清楚:爱说谎话的人,即使在他说真话时,也没人相信他了。由此,人们用cry wolf来比喻to give false alarms;to warn of danger where there is none。

  按此比喻意义,这个成语相当于中文里出自《东周列国志》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竟然把军国大事当儿戏,烽火报警,使各路诸侯仓促发兵,驰援京师,却受到嘲笑。后来犬戎进犯,幽王再举烽火调兵,谁也不来了,结果周幽王遭杀身亡国之祸。这两个典故的情节虽不同,但寓意却完全一致,都是表示“一朝说假话,一世无人信”。

  例 :1、Nobody will believe he is in trouble because he has cried wolf so many times.

  2、Is she really sick or is she just crying wolf?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_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二:习语的例子

  成语的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丰富的知识和道理。有一些成语是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希望大家喜欢。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1:叶公好龙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叶子高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他们却临阵脱逃了,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2:邯郸学步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青年人,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特别有风度,他们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又潇洒又优雅,那姿势特别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要去赵国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上盘缠,跋涉千里,专程赶到邯郸一心要学邯郸人走路的样子。

  他来到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得他都发了呆,不知该怎样迈开步子。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年龄和这位燕国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样子实在令人羡慕。于是等那人走过,燕国青年便跟在他后面摹仿,那人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迈左脚,那人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迈右脚,稍一不留心,他就搞乱了左右,搞得他十分紧张,哪还顾得了什么姿势。眼看那人越走越远,燕国青年渐渐跟不上了,他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住了一个年纪稍大的人,他又跟在别人身后一步一趋地学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脚步观看,有的人还捂着嘴笑。几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腿疼,但学去学来总是学不像。

  燕国青年心想,学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来走惯了的老姿势和步法,于是,他下决心丢掉自己原来的习惯走法,从头开始学习走路,一定要把邯郸人的步法学到手。

  可是,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越学越差劲,不仅连邯郸人的走法没学会,而且还把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带来的盘缠已经花光,自己一无所获,他十分沮丧,于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来是怎样走路的,竟然迈不开步子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那样子好不狼狈。

  看起来,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没学到别人的,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给丢了,真是大可不必。

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3:金钩桂饵

  在春秋时代的鲁国,有个人非常喜欢钓鱼,他在自己的钓具和饵料上花了不小的功夫:他用馥郁芬芳的名贵香料肉桂制成鱼饵,用黄金打造出极其精致的鱼钩,并且在鱼钩四周镶嵌上白银丝线和青绿色的美玉,而钓鱼绳则要用极其珍贵的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一番。

  每当钓鱼的时候,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小河边,找好一个位置,摆好架势,正襟危坐。如果单从他手持钓竿的姿势和选择的钓鱼位置来看,毫无疑问都是极其标准规范的,甚至还能显示出钓者的某种优雅和闲适来。然而他即使这样坐上一天,直至傍晚收竿时,别人往往都能满载而归,而他钓得的鱼却没有几条,有时甚至空手而返。

  鲁国人钓鱼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如果只将注意力单纯放在外在的形式上,而忽视了其实际的效用,过分追求搭花架子装点门面,这是很难有所收获的。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4:买椟还珠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5: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看过“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的人还看了: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经典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三:习语的例子

  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很多成语都是来自于一些经典的语言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希望大家喜欢。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铁棒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
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万字难写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不识字干很多事都极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

  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满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学习只满足于一知半解,那和这个笨儿子又有什么两样呢?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3:纸上谈兵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开始,赵军连连失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结果真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哪里听得进去,他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仓皇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掩杀,哪里突得出去。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

  赵括纸上谈兵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还对他委以重任,结果招致惨痛失败。看来,教条主义的危害是不可轻视的。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4:邯郸学步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青年人,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特别有风度,他们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又潇洒又优雅,那姿势特别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要去赵国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上盘缠,跋涉千里,专程赶到邯郸一心要学邯郸人走路的样子。

  他来到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得他都发了呆,不知该怎样迈开步子。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年龄和这位燕国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样子实在令人羡慕。于是等那人走过,燕国青年便跟在他后面摹仿,那人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迈左脚,那人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迈右脚,稍一不留心,他就搞乱了左右,搞得他十分紧张,哪还顾得了什么姿势。眼看那人越走越远,燕国青年渐渐跟不上了,他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住了一个年纪稍大的人,他又跟在别人身后一步一趋地学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脚步观看,有的人还捂着嘴笑。几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腿疼,但学去学来总是学不像。

  燕国青年心想,学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来走惯了的老姿势和步法,于是,他下决心丢掉自己原来的习惯走法,从头开始学习走路,一定要把邯郸人的步法学到手。

  可是,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越学越差劲,不仅连邯郸人的走法没学会,而且还把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带来的盘缠已经花光,自己一无所获,他十分沮丧,于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来是怎样走路的,竟然迈不开步子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那样子好不狼狈。

  看起来,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没学到别人的,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给丢了,真是大可不必。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5:拔苗助长

  田野里,大片大片的庄稼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一派勃勃生机。也许你看不出庄稼每天都在长,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地长高了起来。

  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妻子大吃一惊,她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枯死了。

  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人无力强行改变这些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

  
看过“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的人还看了:

源于《伊索寓言》的英语典故
篇四:习语的例子

源于《伊索寓言》的英语典故

(选自《英语世界》2012年第10期)

文/李绍青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

长期以来,源自古希腊罗马神话及《圣经》的英语习语备受中国英语爱好者青睐,然而人们却淡漠了来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的英语典故,它们不但是英语海洋里不可多得的美丽璀璨的珠贝,而且还以寓言特有的魅力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唯有对其来龙去脉心领神会,我们引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 A bundle of sticks / Union makes strength/In unity there is

strength. 团结就是力量。可追溯到《伊索寓言·一捆柴枝》(The Bundle of Sticks)的故事。有个农夫,他的孩子们经常争吵,农夫多次劝说无效,便叫孩子们拿来一捆树枝。农夫先把整捆树枝给他们,叫他们折断,孩子们一个个费了很大力气也折不断。接着,农夫把那捆树枝解开,给每人一根,他们很容易就把树枝给折断了。于是农夫说:“孩子们,你们也是一样,团结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可是你们不和,就容易被人各个击败。”该典故与国人耳熟能详的励志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中那句经典歌词“一根筷子耶,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呦,牢牢抱成团”可谓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

2. A dog in the manger马槽上的狗。典出《伊索寓言》一则同名故事。一只狗自己不吃干草,却对马狂吠,不让食草动物去吃。成语讽指放着某种东西自己不享用,又不让别人享用。《美国韦氏大词典》将其解释为:The dog who would not allow a horse or ox to eat the hay in a manger, even though he himself did not want it. 并且在这一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又将该习语引申为:A person who selfishly withholds from others something that he himself can not use or does not need.

3. An ass in a lion’s skin披着狮子皮的驴子。典出《伊索寓言》一则同名故事。驴子披着一张狮子皮到处吓唬其他野兽,以此取乐。后来它看见一只狐狸,也想吓唬它,于是跑上前去大叫一声,没想到狐狸却认出了它的叫声,当场就揭穿它的真面目。故事的寓意是,拉虎皮做大旗的人尽管掩饰自己,总是难免原形毕露的。而“披着狮子皮的驴子”指的则是色厉内荏、装腔作势,实则虚若无能的人。在西方,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在汉民族的心目中,老虎才是兽林至尊。因而,英语里“驴子披狮皮”无异于汉语中的“狐假虎威”。

4. Any excuse will serve a tyrant. 任何借口都可以为暴君服务。相当于汉语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典出《伊索寓言·狼和小羊》(The Lamb and the Wolf)。一只狼抓住一只小羊要吃掉它,理由是小羊弄脏了它喝的水。小羊说:“你在溪水上头,我在下头,我怎能弄脏你的水呢?”狼又改口说小羊一年前讲了它很多坏话。小羊说:“一年前我还未出生呢。”狼就说:“如果不是你讲的,那就是你的父亲讲的。”之后狼便咬死了小羊。英语中表达这种“随便找借口或罪名来整人”概念的同义习语还有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a stick. / If you want a pretence to whip a dog, say that he ate the frying-pan.

5. Dance to somebody’s pipe随着某人的笛声跳舞。典出《伊索寓言·吹笛子的渔夫》(A Fisherman Piping)。渔夫企图吹笛子诱捕鱼而没有成功。后来他用网捞了许多鱼。他把鱼倒在地上,看见它们在地上蹦跳便说:“混蛋,我吹笛子时你们不跳,现在我不吹了,你们反而跳起来。”成语比喻不是按照自己的而是按照别人的意志行事,一切都听命于人。

6. 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早在《伊索寓言·渔人》(The Fisherman)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渔人把水搅浑,让鱼儿落到他的网中。成语比喻人们利用混乱的状态或他人困难的处境谋取自己的好处,类似汉语中的“趁火打劫”。

7. Here is Rhodes, leap here! 这儿就是罗德斯,就在这儿跳吧!语出《伊索寓言·说大话的人》(The Braggart)。一个爱吹牛的人吹嘘自己在罗德斯岛曾跳得很远,没有一个奥林匹克的选手可以比得上。他还煞有介事地说,在场的人都可以证明,这时一位听众对他说:如果这是真的,你也用不着找什么证明人,就当这儿是罗德斯,你就在这儿跳吧。意思是光说不练空/假把式,不必多讲空话,用实际行动证明就行了。

8. Since you sang all summer, you can dance all winter. 你整个夏天只是唱歌,那么冬天你就跳舞好了。典出《伊索寓言·知了和蚂蚁》(The Cicada and the Ants)。夏天里一只知了整天只是唱歌不工作,蚂蚁则辛勤劳动,储备粮食。到了冬天,知了没东西吃去向蚂蚁乞求帮助时,蚂蚁问知了夏天都干了些什么,知了说自己从早到晚都在唱歌。蚂蚁就用这句话来回答它。寓言讽刺那些游手好闲、浪费时间,不懂得积谷防饥、未雨绸缪的人。

9. Who is to bell the cat? 谁去给猫系铃?出自《伊索寓言·老鼠大会》(The Mice in Council)。故事说的是一群老鼠经常受到猫的威胁,一只狡猾的老鼠提出,应该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这样猫一来,大家听见铃声就可以有所戒备。所有老鼠都很赞成,认为这是个好办法。但有一只很老的老鼠问道:“谁去给猫系铃呢?”Bell the cat意即为了大伙的利益去做一桩十分危险的事。整句话的意思则表示:谁有这样的勇气,谁愿为大家的事作出牺牲呢?

10. Wrangle for an ass’s shadow为一头驴子的影子而争吵。典出《伊索寓言·驴子和它的影子》(The Ass and His Shadow)。有个人租了一头驴子到马加拉(Megara)。中午太阳晒得很厉害,那人便从驴背上下来坐到驴子的影子下。这时驴的主人赶了上来,说他才有权坐到这影子下,他只是租驴子给人骑,并未算那影子的钱。于是两人就吵起来,顾不上那驴子,结果驴子跑掉,只剩下他俩在烈日下暴晒。成语意指毫无意义的争吵。

英语寓言故事
篇五:习语的例子

一、A little bird was flying south for the winter. It was so cold,the bird froze and fell to the ground in a large field.While it was lying there, a cow came by and dropped some dung on it. As the frozen bird lay there in the pile of cow dung, it began to realize how warm it was. The dung was actually thawing him out! He lay there all warm and happy and soon began to sing A passing cat heard the bird singing and came to investigate.Following the sound, the cat discovered the bird under the pile of cow dung and promptly dug him out and ate him!

一只小鸟飞往南方去过冬,天气实在太冷了,这只小鸟被冻僵了。掉到了一块田地里。当它僵硬地躺在那里,一头牛走了过来,拉了一堆牛粪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这堆牛粪里,便开始有了意识,渐渐的意识到躺在那里有多暖和。这堆牛粪的确令它苏醒过来,它躺在上面又暖和又快乐,一会儿便欢乐的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猫听到鸟的歌声便过来探个究竟,寻声而来,猫发现了在这堆牛粪下的小鸟,便很快将它挖出来吃掉了。

该篇故事的寓意是:

1)不是所有说你坏话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不是所有往你身上拉牛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

2)不是所有帮你解围的人都是你的朋友。(不是所有将你从牛粪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

3)在你还没有完全摆脱困境时,别得意忘形。(当你还没有从粪堆里出来时,把嘴闭上)

二、An ox, grazing in a swampy meadow, chanced to set his foot among a parcel of young frogs, and crushed nearly the whole brood to death .One that escaped ran off to his mother with the dreadful news."and ,oh ,mother !"said he ,"it was a beast -such a big four footed beast!-that did it .""Big?" quoth the old frog , "How big? Was it as big" -- and she puffed herself out to a great degree-"as big as this ?""oh!"said the little one ,"a great deal bigger than that .""well, was it so big ?"and she swelled herself out yet mere ."Indeed ,mother ,but it was ,and of you were to burst yourself you would never reach half its size."provoked at such a disparagement of her powers, the old frog made one more trial ,and burst herself indeed.

So men are ruined by attempting greatness to which they have no claim.

译文:

一头牛在一快泥泞的草地上吃草,偶然把脚踏在一堆小青蛙当中,几乎把所有的幼蛙踩死。脱险的一个带着这可怕的消息跑到他母亲那里去了。"啊,母亲!"他说"是一只野兽-那样一只有四只脚的大野兽-踩的。""大吗?"老青蛙说。"多大?"她股足了气把自己胀得大大的说:"他像这样的吗?""啊!"小青蛙说,"比那大多了。""哦,有这么大吗?"她鼓着气胀地更大了。"真的,母亲,但确实如此,即使你胀破了自己,也不够他一半大。"老青蛙看到自己的力气受到轻视很是激怒,于是又鼓了一下气,果然这次胀破了自己。

妄自尊大的人必将自取灭亡的。

三、Hercules and the Wagoner

A carter was driving a wagon along a country lane, when the wheels sank down deep into a rut. The rustic driver, stupefied and aghast, stood looking at the wagon, and did nothing but utter loud cries to Hercules to come and help him. Hercules, it is said, appeared and thus addressed him: "Put your shoulders to the wheels, my man. Goad on your bullocks, and never more pray to me for help, until you have done your best to help yourself, or depend upon it you will henceforth pray in vain."

一名车夫赶着货车沿着乡间小路行进。途中车轮陷入了很深的车辙中,再也无法前进。这时,愚蠢的车夫吓得茫然失措,一筹莫展,痴呆呆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货车,不断地高声喊叫,求大

力神来助他一把。大力神来到后,对他说:“朋友,用你的肩膀扛起车轮,再抽 打拉车的马。你自己不自力更生,尽力解决,仅靠祈求我,怎么行呢?”

寓言告诉我们:

自力更生,自助自立是克服困难的最好办法。

四、The Charcoal-Burner and the Fuller

A Charcoal-Burner carried on his trade in his own house. One day he met a friend, a Fuller, and entreated him to come and live with him, saying that they should be far better neighbors and that their housekeeping expenses would be lessened. The Fuller replied, "The arrangement is impossibl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for whatever I should whiten, you would immediately blacken again with your charcoal."

烧炭人在一所房子里干活,看见有一个漂布人搬迁到他的旁边来住时,满怀高兴地走上 去劝他与自己同住,并解释说这样彼此更亲密,更方便,还更省钱。漂布人却回答说:“也 许你说的是真话,但完全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

这故事说明:

不同类的人难相处。Like will draw like.

五、The Bat and the Weasels

A BAT who fell upon the ground and was caught by a Weasel pleaded to be spared his life. The Weasel refused, saying that he was by nature the enemy of all birds. The Bat assured him that he was not a bird, but a mouse, and thus was set free. Shortly afterwards the Bat again fell to the ground and was caught by another Weasel, whom he likewise entreated not to eat him. The Weasel said that he had a special hostility to mice. The Bat assured him that he was not a mouse, but a bat, and thus a second time escaped.

It is wise to turn circumstances to good account.

蝙蝠掉落在地上,被黄鼠狼叼去,他请求饶命。黄鼠狼说绝不会放过他,自己生来痛恨 鸟类。蝙蝠说他是老鼠,不是鸟,便被放了。后来蝙蝠又掉落了下来,被另一只黄鼠狼叼 住,他再三请求不要吃他。这只黄鼠狼说他恨一切鼠类。蝙蝠改口说自己是鸟类,并非老 鼠,又被放了。这样,蝙蝠两次改变了自己的名字,终于死里逃生。

这故事说明,我们遇事要随机应变方能避免危险。

英语寓言故事带翻译
篇六:习语的例子

英语寓言故事带翻译

一、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

Standing on the roof of a small goat and the Wolf

Kid standing on the roof and saw the Wolf walked through the bottom and then abuse him, and laughed at him. The Wolf said, "oh, buddy, scold me is not you, but your terrain."

This story to illustrate, dili and cat often give a person the courage to fight against the strong.

翻译: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

小山羊站在屋顶上,看见狼从底下走过,便谩骂他,嘲笑他。狼说道:“啊,伙计,骂 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处的地势。”

这故事说明,地利与天机常常给人勇气去与强者抗争。

二、狗和狼

The simple English fable:The dog and the wolf

A wolf was almost dead with hunger. A house-dog saw him, and asked, "Friend, your irregular life will soon ruin you. "Why don't you work steadily as I do, and get your food regularly?"

"I would have no objection," said the wolf, "if I could only get a place." "I will help you," said the dog. "Come with me to my master, and you shall share my work."

So the wolf and the dog went to the town together. On the way the wolf saw that there was no hair around the dog's neck.

He felt quite surprised, and asked him why it was like that? 1源于寓言故事的英语习语

"Oh, it is nothing," said the dog. "Every night my master puts a collar around my neck and chains me up. You will soon get used to it."

"Is that the only reason?" said the wolf. "Then good-bye to you, my friend. I would rather be free."

翻译:狗和狼

一只狼快要饿死了,一只狗看见后问他:“你现在的无规律的生活一定会毁掉你,为什么不像我一样稳定地干活并有规律地获得食物呢?”

狼说:“如果我有个地方住,我没有意见。”狗回答说:“跟我到主人那里去,我们一起工作。”于是狼和狗一起回到了村子。

在路上,狼注意到狗的脖子上有一圈没有毛,他很奇怪地问为什么会那样。

“噢,没有什么,”狗说,“我的主人每天晚上都用一条铁链子拴住我,你很快就会习惯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狼说道,“那么,再见了,我的朋友,我宁愿选择自由。”

狗和狼寓意: 自由比安乐更重要。

三、亡羊补牢

Better late than never

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 nomadic, raise dozens of sheep, grazing during the day, night into a with straw and wooden objects inside the shelter.

One morning, the herdsmen to the sheep, found little a sheep. Original pen broke a hole, night Wolf out of the hole drilled to come in, put a sheep diao away.

Neighbor advised him said: "the sheepfold quickly repaired, the hole plug."

He said: "the sheep have been lost, but also to repair the sheep pen do?" Didn't accept his neighbor's kind advice. 2

The next morning, he went to sheep and found a sheep was missing. Originally the Wolf from the inside of the hole into the sheepfold, and walked a sheep diao.

The herdsmen regret not to recognize directly by the neighbor's advice, to take timely remedial measures. So he quickly plug that hole, again from the overall reinforcement, firmly and mend the sheepfold.

Since then, the sheep herders have never been Wolf diao has come.

Herdsmen's story tells us: make a mistake, suffer setback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s long as can learn seriously, to take remedial measures in time, can avoid continue to make mistakes, suffer greater losses.

翻译: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duangushi/64722/

    上一篇:角色故事

    下一篇:有关穿衣服的儿童故事

    热门推荐
    • 小蜘蛛的儿童动物故事【荐】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与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蜘蛛的儿童动物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小蜘蛛的儿童动物故事【热】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蜘蛛的儿童动物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小蝌蚪的儿童动物故事【精选】

      故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ùshi,意思是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的儿童动物故事,欢迎品鉴!

    • 小蝌蚪的儿童动物故事【热】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蝌蚪的儿童动物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小蜘蛛的儿童动物故事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蜘蛛的儿童动物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小蝌蚪的儿童动物故事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与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蝌蚪的儿童动物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读后感精选三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读后感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感人的动物故事作文【荐】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人的动物故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