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经典考题

|教案   |

【www.yin56.com--教案】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 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犹鱼之有水也

  C.不复出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 乃重修岳阳楼

  10.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2分)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分)

  【参考答案】

  8.C (通“讠志”,做标记)

  9.A (A.指示代 词,那B. 前者代词,这;后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无实义C.前者兼词,“于之”,从这里;后者助词,表疑问语气D.前者副词,竟;后者

  连词,于是)

  10.B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错误。)

  11. ⑴村里的人见到渔人,就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的人”、“乃”、省略的“渔人”、“所”,每点0.5分,共2分)

  ⑵村里人的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人的祖先”,“妻子”、“绝境”、“焉”, 每点0.5分,共2分)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教学建议

  本课拟用一个半课时教读。

  由于文章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在此条件下,教师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有特色的教法来。下面提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一、关于诵读教学

  本文共309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2.5分钟。假定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读过两三遍,课上再读七八遍,必能基本成诵。再加上教师及个别学生的示范朗读和检查背诵,课上用于诵读的时间不会超过35分钟。这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基本保证,从长远的眼光看,尤其应该如此,决不容忽视。

  读和讲可以穿插起来进行。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主要是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并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

  2、对情节作一点分析,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具体地想像出故事的发展过程,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并牢牢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的语句,能读出一点“讲故事”的味道;

  3、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能比较熟练地背诵全文。以上是就水平一般的教学班而言,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也无妨先背下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关于想像力的培养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例如:

  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

  过去的诗人对此就有不同解释。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按这种说法,渔人这天并非出来打渔,而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桃花林的。南宋诗人谢枋得的看法与此不同,他写道:“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这是说,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这两种说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却也无妨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

  2、渔人何以敢入洞?

  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3、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村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为培养学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不宜过多,更不宜琐碎,要给学生留出自己发挥想像的余地,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桃花源记中考考题 桃花源记历年考题 桃花源记考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常考题型 2017年桃花源记考题 桃花源记ppt 桃花源记朗读 桃花源记翻译 桃花源记吧 桃花源记手游 桃花源记2 桃花源记课件 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贴吧 桃花源记礼包 桃花源记论坛 桃花源记原文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译文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fanwen/666698/

    上一篇:桃花源记写作特点

    下一篇:禁烟禁毒诗歌

    热门推荐
    •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通用5篇)

      河水即河里的水。它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及钙等溶解物,与海水不同,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通用5篇),欢迎品鉴!

    • 部队四反警示教育教案范文(精选五篇)

      部队四反:反渗透、反心战、反策反、反窃密。深入体会四反教育活动的意义,争做一名合格的军人。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队四反警示教育教案范文(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大班幼儿防性防侵害教案汇编3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幼儿防性防侵害

    •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范文(通用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中班音乐活动夏天的雷雨教案集合3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夏天的雷雨教案集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幼儿园科学《各种各样的豆子》教案【三篇】

      豆子(学名: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 )是豆科八月瓜属植物。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科学《各种各样的豆子》教案【三篇】

    • 爱说普通话小班教案(锦集3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说普通话小班教案(锦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关于五年级数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五篇】

      晚清时期涉及来华传教士和教会的案件。19世纪30年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禁外国人在中国传教。各国教会不顾禁令,派遣传教士进入内地。传教活动被纳入列强治外法权保护范围以后,传教士进入内地,常常与中国的习俗和法律发生冲突。在教徒与非教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五年级数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