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网络语言变异词语对中小学生语言发展的侵害探微

|网络流行语   |

【www.yin56.com--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变异词语对中小学生语言发展的侵害探微

  网络语言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网络语言在语词、语法、语用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异。中小学生群体,驾驭语言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够,判断是非模糊,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受到网络语言中的不良词语的侵害。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如何正视网络语言,抵御网络语言不良词语对小学生的侵害,是当前摆在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网络语言词汇对小学生言语交际的侵害现在中小学生上网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网民“推波助澜”下,从网上走到网下,从虚拟走向现实。

       网络语言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渗透到年轻人甚至孩子们的生活中。而且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形式,离开了它,他们会失去许多乐趣,生活也少了某些色彩。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控制,他们很可能成为不规范网络语言的受害者。目前网络语言词语已大量出现在中小学生的口语中,并成为新新人类的语言,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时尚语言。还经常有小朋友这样说,“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介素虾米东东(这是什么东西)”、“你在了什么(你在聊什么)”、“血洗完了(学习完了)”、“偶系斑猪,上课6,8吵6”、“还米打铃呢,就敢酱紫管偶们,真是BT”、“949”(“我是班主,上课了,别吵了”、“还没打铃呢,就敢这样子管我们,真是变态”、“就是就是”),看了这些,你一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吧……这些都是中小学生“网虫”们的网络语言。

       如今很多同学不仅将“网络语言”常挂嘴边,而且不少在学生中间十分畅销的口袋书里也充斥了如“青蛙”、“大虾”、“稀饭”这样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现在几乎已经是许多学生们之间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他们的谈话过程中,什么“恐龙(长得丑的人)”、“稀饭(喜欢)”、“东东(东西)”、“GG(哥哥)”、“MM(妹妹)”几乎都成了口头禅,还真是让人听得一头雾水。然而,对这些看起来十分杂乱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小学生却认为它们不仅活泼幽默,有利于调动谈话的气氛,而且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当然也觉得很时髦。口语交际中使用网络语言词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数字代码谐音表示例如,4242(是呃是呃),7456(气死我了),51396(我要睡觉了),5555555(哭声呜呜呜……),8147(不要生气),“8系”、“8素”(不是),886(拜拜了)等。

       2.用汉语的谐音例如,介(这)、大虾(大侠)、酱紫(这样子),偶来乐(我来了)、蟀哥(帅哥)、霉女(美女),点心局(电信局);你猜(泥才);密马(密码);米啦(没了)等。

       3.运用表情符号表示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o”表示哇塞、惊呆了,“Zzzzz……”指睡觉的样子等。

       4.肆意曲解词语有一些传统词汇在网上被赋予新的含义。例如,偶像(呕吐的对象),潜水艇(没水平),化妆(意指粉发涂强,转意奋发图强),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蛋白质(等于“笨蛋+白痴+神经质”),黄昏恋(晚上锻炼),后起之秀(最后一个起床的)等。

       5.用昵称表示例如,“东西”说成“东东”等。

       6.用自创英文简缩略语或拼音字母表示。例如,PF(佩服);BT(变态);PMP(拍马屁);BD(笨蛋)等。                  7.借用动物名称表示例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虾(超级网虫)等。

       8.新造词语例如,“你真是个286”(速度慢的处理器,傻,笨、智商低)等。诸如此类的网络语言,不枚胜举。

       现在这样的网络语言在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非常流行,而且会说网络语言是一种时髦,是一种时尚。有些学生甚至以会用网络语言为荣。不会说或听不懂的同学会被别人耻笑,被认为是落伍。如果谁要是还在一本正经地和别人聊天,肯定会被人当成“老古董”。

       二、网络语言对小学生语言学习的侵害网络语言在学生中使用范围较广泛。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多数在网上聊天、游戏。网络语言确实有快捷、简便的特点。如果只是用于网上聊天、日常口语运用倒也无大碍,可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很多粗俗、低级、胡编乱造等应该摒弃的网络语言已大量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日记、作业、书信当中,由此不难看出,网络语言对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网上聊天的工具,这种态势在小学生中还在不断扩展,没有停止的迹象。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对规范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下面这段话据说出自中学生作文:“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偶带来很多好东东,都系偶非常稀饭的。就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懂得网络语言的规则,读解也不十分困难。“稀饭”是“喜欢”的谐音,“KPM”是肯德基、比萨饼、麦当劳三个洋餐馆英文名称的头一个字母。用英文缩写外国机构的名称已经是一种时髦,汉语的大量简写况且都难弄得清楚,而对洋文缩写,除CEO、WTO、GDP这些常见名称外,不是业内人士,谁能知其中究竟? 在网络语言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如:“菌(俊)男、霉(美)女、油饼(有病)、板斧(版副)、幽香(邮箱)、打雪丈(打雪仗)、密马(密码)、粉发涂强(奋发图强)、气死我乐(气死我了)、偶是穷银,木油米(我是穷人,没有米)”这对于网络语言的“门外汉”而言,理解起来确有困难。类似这种“语言形式”的作文在中小学生中已是屡见不鲜。我们到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学生或多或少使用网络语言写作文的现象。平均在100名中学生当中,受网络影响特别深的就有50人,更有甚者,有人满纸都是网络语言。网络上流行的故意写错别字或歪曲本意全都出现在作文中。这些与这种洋泾浜式的词汇并生的,还有语法的混乱,这些新的词汇和语法混乱会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一头雾水,更为严重的是,会给小学生认字和语言学习造成极大的误导,会给汉语规范带来极大的破坏。现在校园里中小学生的日记周记,甚至试卷中,也频频出现类似的网络语言。很多人还故意使用错别字或者运用其他符号或缩写形式代替。在那里,完全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表达式成了“正宗语言”,成为网民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却变成另类表达。

  因为学生对于新奇简便的网络语言情有独钟,而且小学生对于复杂的汉字确实还不太会写,于是,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大量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这种由好奇、方便而采用的书写形式,很可能成为他们今后难以改变的书写习惯。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一旦他们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再进一步,对年纪很小的学生来说,在未掌握规范语言之前就过多地被不规范语言所熏染,这对其今后的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语言的发展是遵循“积非成是”、“约定俗成”的规律。网络语言也是“害你没商量”作业、作文、日记中出现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是网络语言“病毒”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侵害最突出的表现。

       三、使用网络语言词语会造成语言隔阂语言隔阂是指由于人们使用语言习惯的不同而造成交流、沟通、理解上的困难。使用网络语言在语言交流上会产生很多方面的隔阂,给生活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使用网络语言词语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形成语言隔阂:

      1.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语言隔阂有位家长都会从自己孩子的日记中发现这样的文字:“7456(气死我了),今晚米电(没电),偶不能跟斑竹了了(我不能跟版主聊了)”。也会从孩子的谈话中听到这样的句子:“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偶恨不得一脚TST(踢死它)”,“偶8素米女,偶素恐龙”(我不是美女,我很丑)等新新人类的网络语言。难怪许多家长都无奈地说:“这是什么话呀,日记本成了密码本,根本看不明白。口头语成了外星话,根本听不懂,看来我们和孩子之同已经有了‘网络代沟’了。”长此以往,父母也许真有一天不知道孩子到底在说什么,如果连他们的语言都不了解,就更别说走进他们的世界了。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就会更加扩大。有些隔阂很容易就会被填平的,比如因年龄和阅历差异而产生的隔阂。有些隔阂就不那么容易消除了,特别是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隔阂,更难消除。

       2.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语言隔阂网络语言是一个“拼盘”式语言,它使用了各种各样的造词和表达方式。这种五花八门的“拼盘”,使“外行”解读起来确有很大困难。可正是这种“拼盘式”的书写形式,在学生中十分流行。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高级的语言交际。网络语言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规范的语言交际中的完整性,造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交流中的语言文化隔阂。走进各所中小学校,我们随处可以听见“恐龙”、“青蛙”、“灌水”、“泥才”、“密马”、“米啦”、“泥血洗玩了米(你学习完了吗)”等网络语言,试想,“神童”何以变成了“有神经病的儿童”,“偶像”何以解释为“呕吐的对象”。大量地使用缩写、错字、别字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对于这类网络语言,一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并把它当成语言“新宠”,使网络语言迅速在校园内流行起来;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语言的使用本来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绝大部分教师对网络语言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滥用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的污染。师生之间语言难以交流,批改作文作业试卷时很费神,对于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一大障碍。

       3.造成中小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语言隔阂这种网络语言与社会产生隔阂以后,使网民和社会的正常交流发生变化,甚至产生困难。如一位学生去买东西,对一位伯伯说:“这系虾米东东?”老伯伯挠挠头听不懂呀,被这一学生网民说“奔死”(笨死),老伯伯终于听懂“奔死”两个字,恼羞成怒,追这学生就打……差点酿成大祸。有的网民为了维护自己的语言习惯,保持自己的语言风格,会尽可能在现实社会中使用网络语言,并且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现在网络语言正日益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现实社会毕竟不是网络世界,网民们时难以和不上网聊天或不经常上网的“菜鸟”(新手)很好地交流的。

       四、如何面对变异的网络语言词语目前中小学生群体已成为使用网络语言大户。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语言,现行的语言规范正面临着威胁和挑战,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应正视网络语言,抵御网络语言“病毒”对小学生的侵害,是当前摆在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大力推行普通话的规范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力推行普通话的规范教育,同时提高老师和学生的素质和水准,逐渐培养学生运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并自觉地坚持使用规范化语言,让稳定化、规范化的汉语语言得以传递。我们要利用推广普通话这块阵地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作为教育对象的中小学生是一群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平时要求他们讲规范的普通话,运用规范的汉字,为语言学习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树立正确规范的语言文字观。在施教过程要更理智、更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

       2.在教育过程中,多疏导,忌堵压目前网络语言还处于良莠不齐阶段,这种不规范的语言,势必把学生推进一个难于自拔的怪圈,影响学生对规范的现代汉语语言的学习。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现实的语言的影响是肯定的,我们对于网络语言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因势利导,而不是一味反对,应该巧妙地“疏”而不是“堵”。应该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正视网络语言,研究网络语言,批评网络语言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东西,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要培养学生的评判、鉴别能力。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也缺乏鉴别和评判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对他们进行引导,用他们所喜闻乐见、富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手段,多进行对比,教会他们什么语言予以传承,什么语言应予以摒弃。我们积极地面对,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针对网络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防微杜渐,要有规范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好传统语言的重要性和使用网络语言的弊端,这远比强行禁止他们使用网语的效果好。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去“学一学”网络语言,多了解网络语言的特点,才能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取之精华,去之槽粕。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往往具有逆反心理,在对待使用网络语言问题上,不要强行禁止,毕竟网络语言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提高他们对正确规范的语言和和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的分辨能力。

       总之,网络语言的存在相对于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来说,既是一种侵害,也是一种创新。我们既不能听之任之,不给予丝毫规范与引导;也不必谈虎色变,视之为洪水猛兽,一味扼杀。教师、家长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能力,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言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如何乘着时代的东风,因势利导,这是当前摆在刚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宗丽,李菁.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

       [2]李宇明.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问题[J].语言文字运用,2003.[4]李蔚然.简析网络语言交际主体[M].理论观察,2005,(5).

       [3]周润健.网络语言:年轻人中流行的游戏文字[J].经济参考报,2004-12-6.


发展学生质疑探究能力 网络英语中的语言变异 搞笑词语网络流行语言 2017网络语言流行词语 侵害学生的传销 教师侵害学生 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 学生自主探究 英语语言变异 语言变异与变化 语言变异研究 花生大小变异探究 学生探究能力 语言变异理论 生物的变异探究作业 语言的社会变异 语言变异举例 形容学生的词语 表扬学生的词语 2018网络语言流行词语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haoci/6797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