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帝顺序

|热门资讯   |

【www.yin56.com--热门资讯】

篇一:清皇帝顺序

历史朝代顺序表

  从古至今,中国经历了很多次的朝代更换,这些你知道么?不知道的话来看一下吧。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历史朝代顺序表,谢谢查看。

  历史朝代顺序表

清皇帝顺序。 清皇帝顺序。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统治民族 开国皇帝
三皇五帝
夏朝 约公元前
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华夏族
商朝 约公元前
1675-1029年
河南商丘 华夏族
西周 约公元前
1029-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华夏族 周文王姬昌
东周 春秋 前770-47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华夏族 周平王姬宜臼
战国 前475-221年     华夏族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华夏族 始皇帝嬴政
西汉 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族 高祖刘邦
新朝 9-23年 常安 陕西西安 汉族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光武帝刘秀
三国 曹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族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汉族 吴大帝孙权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 山西临汾 匈奴族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 陕西西安
成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巴氐族 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凉 314-363 姑臧 甘肃武威 汉族 高祖明王张寔
后赵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羯族 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 337-370 龙城 辽宁朝阳 鲜卑族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 351-394 长安 陕西西安 氐族 世宗明皇帝符健
后秦 384-417 长安 陕西西安 羌族 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后燕 384-407 中山 河北定州 鲜卑族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西秦 385-431 苑川 甘肃榆中 鲜卑族 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
后凉 386-403 略阳 甘肃平凉 氐族 太祖懿武皇帝吕光
南凉 397-414 西平 青海西宁 鲜卑族 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南燕 398-410 广固 山东益都 鲜卑族 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
西凉 407-421 酒泉 甘肃酒泉 汉族 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 407-431 统万城 陕西靖边 匈奴 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
北燕 407-436 和龙辽宁朝阳 高句丽 燕惠懿帝高云
北凉 397-439 张掖 甘肃张掖 卢水胡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冉魏 350-352 邺城 河北临漳 汉族 武悼天王冉闵
*西燕 384-394 长子 山西长子 鲜卑族 济北王慕容泓
*西蜀(后蜀) 405-413 益州 四川成都 汉族 谯纵
南北朝
420-589
南朝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宋武帝刘裕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齐高帝萧道成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梁武帝萧衍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鲜卑族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河北临漳 鲜卑族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鲜卑族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河北临漳 鲜卑族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鲜卑族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汉族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汉族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河南开封 汉族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7 河南开封 汉族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河南开封 汉族 汉高祖刘暠
后周 951-960 河南开封 汉族 周太祖郭威
前蜀 891-925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族 高祖王建
后蜀 925-965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族 高祖孟知祥
杨吴 892-937 扬州 江苏扬州 汉族 太祖杨行密
南唐 937-975 金陵 江苏南京 汉族 烈祖李昪
吴越 893-978 杭州 浙江杭州 汉族 武肃王钱鏐
闽国 893-945 长乐 福建福州 汉族 太祖王审知
马楚 896-951 长沙 湖南长沙 汉族 武穆王马殷
南汉 905-971 兴王府 广东广州 汉族 高祖刘龑
南平 907-963 荆州 湖北荆州 汉族 武信王高季兴
北汉 951-979 太原 山西太原 汉族 世祖刘崇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汉族 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汉族 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契丹族 太祖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白族 太祖段思平
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党项族 景帝李元昊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汉族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满族 清太宗皇太极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朝代歌诀

  第一种

  [大陆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朝代歌诀第二种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

  [大陆苏教版历史教材]、[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五种

  盘古开天神话传, 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 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 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 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 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 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 人民共和开新篇。

篇二:清皇帝顺序

历史故事:古代皇帝下雪天怎么玩

古代皇帝下雪天怎么玩

  古代人的娱乐生活不像现代人一样丰富多彩,但也并非想象中的匮乏。冬季的时候,漫天飞舞的雪花以及即触成冰的溪流湖泊给古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趣味横生的娱乐活动——冰嬉。也叫做冰戏。冰上嬉戏的乐趣将源自自然的魅力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人们,直到今天,人们对冰上运动的兴趣依然浓厚不减。在冰嬉中加入竞技的元素,可以使人们在游戏中的乐趣得到极大的提升,那么,古代的冰嬉也是开设有比赛的吗?


[清]冰嬉图局部


[清]冰嬉图局部

  宫廷的溜冰活动称为冰嬉。冰嬉是古代冰上活动的总称。这种活动起源于宋代,在北方民间较为普遍,种类也多种多样,最长见到的有一下几种:一是在有河的地方凤专供游乐的冰床。二是冰上执球与踢球。三是跑冰,穿有铁齿的鞋,溜行冰上,争先夺标取胜。也有从冰山上下滑,称“打滑挞”。四是花样溜冰。五是冰上杂戏。在明朝时候成为宫廷体育活动,项目与民间冰戏大体相同。冰嬉在清朝时作为皇家冬季的消遣,十分盛行。中国北部寒冷地区,冰天雪地,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冰上活动。冬季的北京虽不像白山黑水那样寒冷,但冬至后,北海、中海及通惠河、积水潭等处,都是冰冻如镜。当时队员所用的冰刀比较简单,在木板下镶虎牙状的钢刀或钢片,绑在皮靴底下即成。

  清代皇帝对冰雪的热情,远远超过明代皇帝。大雪过后,住在养心殿的皇帝,常常孩子般在雪地上戏耍,打雪仗、堆雪人、塑雪马……继而饮酒吟诗抒怀。溜冰既是武备又是强身的武术,所以清代每年从冬至到三九,要从各旗挑选共1600人,在冰上培训。八旗兵的建制是每旗200人,也就是说参加检阅的官兵,是八旗兵的整旗建制。

  这样盛大的滑冰大会,在当时绝对是举世无双的。冰嬉者由八旗将士和内务府上三旗官兵组成,他们都是一身戎装,做各种项目的精彩表演。参加表演的千余人被分成两队:一队领队穿红马褂,队员穿红背心;另一队领队穿黄马褂,队员穿黄背心。队员背上分别按旗籍插着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等小旗,膝部裹着皮护膝,脚穿装有冰刀的皮靴。冰场上悬挂天球的地方,设有旗门三座,高高悬挂着彩穗的天球,队员们在滑行中张弓射球。在冰上杂技表演中,最为精彩的当属冰上射箭比赛。溜冰人身着长袍,手持弓箭,就是对这种射箭场景的写照。赛场中央平行设立旗门三座,上挂彩球。由一二百名八旗兵组成的射手一字排开,手持弓箭,那威风凛凛的阵势,令人赞叹。号令一响,各弓箭手争相而出,互不相让,疾速滑向旗门,施展绝技:有的躬身施射;有的滑过旗门,来个“犀牛望月”回首疾射;有的单脚点冰,如金鸡独立,弓响箭出,身手敏捷,英姿勃勃。01hn.com《清宫词》中描述道:冰莹点点放银光,箭镞闪闪似飞蝗,健儿猿臂献身手,彩球飞落报君王。

  射箭比赛设一、二、三等奖,三箭皆中者为一等奖,皇帝将亲赐赏品。与其他比赛不同的是,即使输了比赛,没有拿到名次,皇帝也给予相应的赏赐,以示鼓励。


乾隆帝雪景行乐图


清代冰鞋局部

  在清代,冰上体育运动被冠以国俗,乾隆皇帝说:“冰嬉活动为国制所重。”每年农历十二月,地冻天寒,此时,清廷便在西苑三海举行一年一度的冰嬉活动。由于皇帝要亲临,因此,在举行冰嬉活动之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内务府先期派太监用水泼洒冰面,保证冰面平滑如镜,然后摆放好礼炮,设立旗门,待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择一良辰吉日,皇帝在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陪同下,亲临冰场,观看表演。每年,冰上运动的地点均不固定,要视冰层的薄厚、坚硬程度以及冰面的光滑程度而定,有时在五龙亭附近,有时在阐福寺附近,有时选定在瀛台。万事俱备,皇帝便乘坐着大冰床御驾亲临了。冰床豪华气派,底座犹如龙舟,两面描金绘彩,冰床底部安装两根长形角铁。龙舟上矗立一个方形木棚,棚外贴着黄缎,上接金漆宝顶。棚两侧各有玻璃窗一扇,棚内设雕龙宝座,后部有两根横杆。冰床在众人的推动下,滑行如飞。乾隆皇帝就有一座特制的冰床,供他冬日时在太液池上乘坐滑行,观赏银装素裹、苍茫浩渺的雪景。

  冰上运动,第一项就是抢等,即现在所谓的速度滑冰。发令官站在皇帝的御用冰床旁,手举小旗,连晃三下,算是发出的信号。运动员由八旗兵组成,他们足蹬一种底部绑着铁条的简易冰鞋,身穿箭衣,在距皇帝冰床三里外的起始点一字排开,等待号令。运动员听到号令后,如离弦之箭,蜂拥而出,向皇帝的冰床方向飞驰而去。一时间,冰面上冰花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分外耀目。众运动员按先后顺序站在皇帝的冰床前,依次向皇帝行礼,最先到达皇帝冰床的运动员便是头等,能够得到皇帝亲赐赏品。

  第二项比赛是圆鞠之戏,即今天的冰球比赛。八旗士兵分成红、黄两队,每队数十人,选出统领,分位站立,争抢一球,球为圆形,用羊皮制成,内充气,双方各设一门。当时的比赛不像今天冰球比赛那样,运动员手持球杆,用杆触球,而是赤手空拳,既可用手,也可动脚,经过数次传递,能够将球送进对方球门的一方为胜。比赛开始前,双方队员在球场中央列队站好,御前侍卫用力将球抛向空中,球由最高点下落,不等羊皮球着地,双方队员就如猛虎下山,奋勇向前,奋力争球。为争一球,十几名乃至数十名壮汉不时撕扯在一起,有时一队已得到羊皮球,另一队不甘心,便去争夺,结果双方队员被撞得人仰马翻,其场面惊心动魄。观战的王公大臣及两队的拉拉队摇旗呐喊,加油助威,声震四野。有时,皇帝看得兴起,也挥臂而呼,不过皇帝并不是专一的球迷,他的加油助威,带有随机性,哪个队争得球,就给哪个队加油。

  此外,在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表演中,最引人注目、惹人喜爱的是儿童的表演。儿童们表演的项目新颖多样,皇帝也最喜爱。单人花样滑,双人花样滑,多人叠罗汉,冰上倒立,击鼓舞刀……孩子们倒是样样都行。儿童们身穿花衣,头扎小辫,憨态可掬,一会儿“哪吒探海”;一会儿“金鸡独立”;一会儿又“双飞燕”。在数米高的幡杆顶部,儿童们也能做出各种惊险、高难度的动作,一会儿是“童子拜观音”,一会儿是“凤凰展翅”;转瞬间,又变成了“猿猴献桃”,恰似空中银燕,令观者咋舌称赞。 (《图说故宫六百年》)

  相关阅读:

  满清八旗

  满清十二帝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篇三:清皇帝顺序

清朝故事:清朝军机处简介

  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清朝故事:清朝军机处简介。欢迎阅读。

  清朝军机处简介

  什么是军机处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职官

  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又叫“枢臣”),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又叫“枢曹”)。军机章京就是一般办事员,这里没有专门负责抄写文书的笔贴试等秘书官职,抄录挡案的工作又方略馆负责。上面说过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都是兼职官员。其中军机大臣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各院寺衙门的堂官里选拔,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军机章京升任到军机大臣。军机大臣虽然是兼职的,但其权势超过大学士。《清史稿》里说“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认为大学士只有在军机处供职才算是真正的宰相,可见其地位之特殊。满族和汉族的军机大臣没有一定的人员限制,这要按当时军需来决定。

  清朝军机处什么时候创立的

  雍正七年(1729),因朝廷对西北地区发动战争,往返西北和北京的军报太多,当时内阁的位置距离皇帝居住的内廷又过远(文华殿南侧,原则上皇帝应住在内廷乾清宫),不方便皇帝亲自审阅军机要务,(看来还是皇上懒)所以在这一年的七月,于内廷设立了军机处。设立的宗旨是“入值承旨,办事密速”。这时设立的军机处原则上应该是服从内阁领导的,但皇帝害怕办理军务的大臣泄露军事机密和贻误军机,让军事机关就坐落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是最好的办法。现在您到故宫参观,走到保和殿后边西侧时就能看见下面的军机处,军机处后面是皇帝的厨房——御膳房,在往后就是从雍正皇帝开始直到末帝宣统居住的养心殿了。离皇帝居所如此之近,其机要程度可见一斑。事实上,雍正设立军机处的目的就在于使皇权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是皇帝加强君权统治的手段。

  然而这样一个重要的军事机关竟然不是正式机关,因为它没有公署,即固定的办公地点,上面提到的养心殿前面的一排房子只是军机处的值房,仅仅是个值班室而已。再者它也没有固定的官员。管理军机处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日常办公的官员称为“军机章京”这些都是兼职的。按照清朝典制,国家在遇到军事行动时设立军机处,而战争总不能打一辈子吧,总有打完那天,等军事结束了,军机处也应裁撤。所以在雍正、乾隆两朝的官方建制书籍——《会典》里根本就没把军机处列在其中。皇帝是聪明的,要大臣们办事,但只给你虚名不给实权,事事全听皇帝的意思,即保存了皇帝的皇权有让臣工门面子上好过,毕竟这是天天见皇帝,直接给皇帝办事的机关。这麽好的机关,皇帝自然不舍得军事结束就马上裁撤了。自乾隆以后,不但长设下来,而且其职权反而越来越大。到嘉庆时干脆把军机处正式列为国家的正式机关。

  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军机处总的职能是“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具体管理情况可以分成以下六个部分: 

  ①、草拟皇帝发布的谕旨。皇帝特降的谕旨或官员奏请皇帝发布的谕旨都由军机处拟写,但不是随便写。拟写谕旨的是军机大臣,他首先要得到皇帝的首肯,拟写完了还要呈给皇帝御览,等到皇帝看过得到肯定答复后交内阁颁发。但要看是公开宣示的还是机密或个别谕行的。遇到秘密文件,军机大臣先把皇帝上谕抄行下来,原件就保存在挡案库里了,抄下来的机密文件要由军机大臣亲自封口并交给邮递人员,这在清朝叫廷寄。我们看有关清朝的电影、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某某地接到朝廷来的廷寄了,这说的就是军机处的第一项职能,是皇帝的写作班子。

  ②、办理皇帝交派下来的任务。皇帝也是人,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处理的天衣无缝,有时遇到关乎国家性命和朝廷安危的大事时,皇帝是不能自己作出裁决的。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秘书和参谋班子来为皇帝分忧解难。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内阁的命令代表了朝廷的意思,而后来凌驾并取代内阁的军机处侧完全代表了皇帝的意思,原因很简单,天下都是皇帝的,自然皇帝就是朝廷,没有在超越皇帝的行政机构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军机处自从它设立的那一天起就是皇帝直属的秘书班子,其服务对象也仅为皇帝一人,它没有自己做主张的权利,任何事都是皇帝拍板拿主意,纵然皇帝有时决策不了,要和军机大臣门商量,那也仅是有了建议权,还是没有决定权。在权利归属问题上,皇帝比谁都明白,他怎能让皇权旁落呢。这样军机处的第二项职能就是皇帝的参谋班子。

  ③、审理重大刑事案件。现在也是一样,某地发生了重大案件,最后都要上报中央、国务院的,只不过,现在在上报中央后,中央不会做审理案件的处理。在清朝的军机处就会,外省某地发生了重大案件(大都是谋反)卷宗交到军机处,军机处要负责传讯,不过这不是一审,在这之前从县到州到省在到军机处早已审了没数回了。遇到需要动刑的就要会通步军统领衙门公所进行提讯。众所周知,清朝在每年秋天(阴历八月)处死死刑犯这叫“秋审”,这些需要处死的犯人的卷宗也会交到军机处来“勾到”,这时军机处就要跟大学士一起来办这件事了,毕竟是生死悠关的大事。

  ④、向皇帝上书提出补缺人选。清朝把每遇到官员因病故或罢免、迁降升职留下来的原官职空缺叫缺,向皇帝提出填补缺的人选也是军机处的职责。但不是全国任何官员都由军机处提名,他们只管京内外中级以上官员,各省“学政”等职。向皇帝建议时需要呈递两样资料,01hn.com第一样是候补人的名单,这上面除了写候补人的名字外还要写上候补人的履历,(家在哪里、生父是谁、曾任何官、政绩如何等)。另一样是候补人所要填补官职的缺单,把这两样都呈给皇帝,然后“请旨”任用。 

  ⑤、考察行军山川道路和随行兵马钱粮。这一点实在遇到军事行动的战争时期使用的,这也是最符合军机处名称的一项职能。清代的地图测绘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康熙时期就曾绘制过精度很高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到乾隆年间,皇帝有组织人马并会通西洋传教士带来的地图测绘技术展开了测绘全国分省地图的工作,这项工作完成后给军机处的这种职能带来了很多便利。即在军队出征后,军机处要负责按照地图考察当地的地理状况。其实这也是在完善所绘制的地图,因为每次遇到地图标记与实际不符时,就要按照实际情况把错误改掉,从一个方面,军机处的工作也促进了清代地图绘制的发展。常言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粮草想打胜仗简直就是做梦,所以军机处在这方面肯定是非常用心的。

  ⑥、查考大典礼旧案和考证历史事件。这原本应该是礼部的事,但有时侯国家的重大典礼都会算作国家最重要的事。譬如给先皇上尊号就是很重要的国家大事,这时礼部和钦天监以及相关单位就会把从前举行典礼的繁缛礼节和挡案罗列出来上报军机处,而军机处不会把如此麻烦的东西给皇帝看,他们会摘取其中重要章节,简单明了的描述给皇帝。另外皇帝如果要写诗或写文章,军机处又要充当秘书的角色了。他们要根据皇帝想写诗文的内容给皇帝找资料,比如古人话语、古代典故等。在清朝,乾隆皇帝的诗写的是最多的,而且以难懂著称,经常是一句诗里两三个典故,现在才明白,不是皇上学问大,是秘书们给的资料太多。据后世统计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中共刊印了五集御制诗,以后又有余集,总共有诗四万两千五百五十首,要是在加上他即位前的七百多首总共四万三千二百多首,几乎是一本《全唐诗》的数量。另外军机处还兼职充任皇帝查抄“禁书”的机关,历史上的清代“文字狱”曾收缴很多所谓“禁书”其管理机关就是军机处。

  清朝军机处的日常工作:

  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2、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3、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5、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军机处是封建专制皇权步步加强的产物。军机处是个很特殊的、“一不四无”的政权机构。它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它无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方,称“值庐”,隆宗门内的瓦房便是),无定员,无专官,无属吏。人员由皇帝自己从亲王、重臣中拣选,均是兼职,按资历地位分别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统曰“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人数不定,少时三人,多时六、七人,内中为首者,称为“领班”或“首枢”。始初,每日只有“领班”见皇帝,后来改变了。这里还有一段故事:乾隆时,纳亲为领班,他能强记而不太通文墨,每传一旨,先令人撰拟,但唯恐有不当之处,使自己蒙受罪责,因此便叫再撰。有屡屡更易而仍用初稿的时候,代拟者也不敢计较。后来傅恒为领班,担心皇帝说他“专擅”,乞命由“独见”改为军机诸大臣“同见”,自此成为惯例。封建时代专制皇帝的无上威严,王公大臣诚惶诚恐的心理,于此可见一斑。军机大臣一般是六、七十岁的人,更有年逾八旬的,因此另外挑选“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楷”的官员充任“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主要是草拟谕旨和缮录文稿。小军机人数也不定,乾隆时满汉两班各八人,嘉庆时增至四班三十二人,每班有领班,满语呼为“达拉密”。

  军机处的职掌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概括成八个字:总汇机要,承旨出政。从中央内阁、六部、卿寺,到地方各省、驻边将军、办事大臣乃至四邻诸国的公文、奏报,各级官员为公私要事呈上的奏折,无不汇集于此。每日清晨五、六时之际,军机大臣便要晋见皇帝,依次长跪,陈述和商讨军国大事,得到皇帝的指示后,退回“值庐”,或对呈文进行复核、审定,或撰拟谕旨下达。谕旨分两类:一类是“明发上谕”或“明谕”,交内阁抄发给有关衙门和官员办理;一类是“寄信上谕”或“密谕”,不经过内阁,写毕密封,加盖印信,由兵部派驿马传递,直送某省某官开拆。

  军机处办起事来的特点,一是“速”,二是“密”。除每晨例行的谒见请旨外,昼夜都有人在“值庐”恭候,以备接见,从不误事。皇帝外出巡幸、谒陵、避暑,都有军机大臣相随,因此像隆宗门内那样的军机处值庐,他处也有。每日折奏无论是几十件或上百件,或明发或密谕,一律当天办完,从不耽搁一日。“密谕”的传递速度,十分可观。只要军机大臣在信封上注明,一日便可行三百里、五百里,甚至“加快六百里”,快捷程度,前代罕有。军机大臣掌握机要之事,因此皇帝接见他们时,左右太监要一律退出。

  总之,军机处在清代完全成了至关紧要的政治总枢纽。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篇四:清皇帝顺序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 “始皇帝”的来历

  ⒉特点:(1)皇帝神圣 (2)皇权至上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2. 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多是基本史实,有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可现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实;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通过这些典故、成语来回忆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的概况。像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为上课讨论和评价做准备。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投影和情景设置等手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上。

  【导入新课】

  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典故、成语,如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尤其为我们大家所熟识。战国后期,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秦朝建立后,创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二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秦王政决定从三皇五帝的称号里摘出皇、帝二字合成一个新词“皇帝”,作为统一大王朝的君主的正式称号,称“始皇帝”。秦始皇帝的名号有两点含义:一是创立皇帝称号;二是其中含有序号,自己为始皇帝,以下顺序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

  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下皇帝的称谓,拓展学生视野。对于皇帝的称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皇帝自称为朕。我们知道,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唯我独尊,如果不是具有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特点,也就无法具有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的意义了。(“孤”则是王的自称。)本来在先秦时期朕是男子的第一人称单数,从秦始皇帝开始不再通用,只有皇帝可以用。一类是第二人称单数,如皇上、圣上、陛下。

  皇帝的特殊权力和地位使得皇位继承意义重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政治动荡,导致无序、失控。皇太子继承制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把父系家族内部的继承秩序稳定下来,并且明确化、法律化。

  提问:中国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⒉特点

  (1)皇帝神圣

  皇帝地位至尊。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

  在讲此问题时,可以找如下资料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皇帝至尊的地位。

  ①名号制度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包括皇帝以及附属的皇后妃嫔、太上皇、皇太后、皇子、皇太子、皇孙、公主等在内的皇帝宗族名号系列,还有谥号、庙号、尊号等称号系列,突出皇帝制度的神圣、尊严。②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权利,显示其联系上天与人间的特殊身分。③有历法、年号、礼仪、乘舆、宫廷、陵寝等一系列体现正统与等级的规章制度,表现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形象。④有后妃制度、宗室制度、以及有关皇子、公主、外戚等的一系列制度来保护、协调家族利益,其核心是宗法制度。⑤有皇太子继承制体现皇权的延续和稳定,并保障皇权的顺利交接。⑥皇室开支有财政保证。⑦有宦官制度为之服务。

  (2)皇权至上

  皇帝权力至上。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比如最高决策权、政务的最高决定权、财政的最高支配权、立法和司法权、官吏任免权、军事指挥权,等等。皇帝是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金字塔形结构的尖,他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实现政治统治。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以皇帝制度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皇帝制将国家的一切大权,即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手中,并且实行皇位继承制。这都体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权力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另外,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官职及分工)

  中央

  “三公”

  太尉: 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九卿”

  卫尉: 皇宫保卫

  郎中令: 宫廷警卫

  太仆: 宫廷车马

  廷尉: 司法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

  奉常: 宗庙礼仪

  宗正: 皇室内部事务

  少府: 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

  治粟内史: 全国财政税收

  2.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通过让学生了解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能,而且要让学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概括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郡县制实行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本课的“学思之窗”中的材料,讨论一下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原因;并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分析一下郡县制和分封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影响。

  然后再介绍郡县制。

  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实施的分封制被郡县制所代替,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三公、诸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郡县制体系结构)

  郡

  郡尉

  郡守

  监察史

  县

  县尉

  县令

  乡

  游徼

  三老

  啬夫(小乡)

  有秩(大乡)

  亭

  亭长

  里

  里正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通过以上学习,让学生概括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培养学生主动思

  考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然后把特点概述为: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秦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秦朝的疆域相对前朝有怎样的变化呢?(投影显示《秦朝疆域》图,让学生注意秦朝疆域的外围颜色)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朝疆域广大,秦朝境内生活着各族人民两千多万。

  秦朝统一后,颁布秦律。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后来居上,跃居七国之首。秦朝制定秦律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秦律集中体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但秦朝的秦始皇父子片面地强调了法家学说中严刑重典的一面,忽视了“赏罚并用”“刑当无多”的重要内容。

  关于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以设计类似的游戏:“秦有一壮士,身高八尺,是真还是假”,使学生了解古今度量衡标准的差异。也可以借助“历史假设”,巧妙设问把学生的思绪引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情境中:“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学生兴趣盎然,进入角色、“扮演古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学生在讨论、争论和思考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制定法律等等,并体会秦始皇采取措施巩固统一的必要性。

  灵渠在今天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三十多公里,沟通湘水和漓水,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秦始皇在北伐匈奴取得大胜后,在原来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今天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秦代的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眠县),东至辽东,蜿蜒万余里。长城的修建,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保障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概括出

  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消极方面:皇帝权威的加强,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秦始皇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超过了当时社会经济所能担负的程度,典型的工程是骊山陵墓和阿房宫。秦朝每年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大量人口脱离生产,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汉书·严安传》)。赋税十分沉重。秦朝的赋税是前期的20倍,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入交给政府。除此以外刑法严酷。如“族诛”“连坐”,死刑就有“腰斩、车裂、活埋”等。严酷的刑法使阶级矛盾激化,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秦短暂而亡。

  【课后研讨】

  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发掘一批竹简,其中记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时毋敢将犬以田。”你能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这说明了在当时的秦朝已经开始注重什么问题?

  思路:让学生在了解秦朝短暂而亡,刑罚残酷,暴政的同时,也了解秦朝注重环境保护的一面,以突破学生光通过教材了解知识,达到突破教材思维定式的目的。

  【本课小结】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扫荡了旧奴隶主贵族势力,完成了向封建制国家的过渡,加强了君主集权,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不管后来的封建王朝作了多少改革,其基本原则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承袭了秦始皇所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清皇帝顺序表 唐代皇帝顺序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news/211191/

    上一篇:取票后可以异地退票吗

    下一篇:2017年教师

    热门推荐
    • 七夕写给老公的一封信

      【篇一:写给老公的一封信】  你在我的梦中,让我难以入眠;你在我的心中,让我思绪难平;你在我的脑海中,徘徊。无尽的相思全因你,无尽的爱恋为了你,与你一起执手天涯。七夕情人节到了,你是不是准备好了写个老

    • 给2049祖国的一封信六篇

      篇一:给2049祖国的一封信亲爱的祖国;  您好。我是201*年的您的女儿。  我想,2049年的您是充满绿色的。街边花坛里,花儿淡淡的芳香一阵阵袭来。乡下农村里,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仿佛置身于仙

    • 议论文 :科技时代,雷锋得在

      说到雷锋,是家喻户晓,说到雷锋精神,更是人人赞不绝口。然而,在需要帮助时,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呢?难道这个高科技的社会,真的是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  放眼中国,小悦悦一事已被吵得无人不晓

    • 庆典上的贺词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同事:  大家早上好!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庆贺的节日。今天我们女子采油班终于成立了!这是我们延长油矿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子班,

    • 清明抒怀清明寄语

      (一)  缓步陵园景映眸,焚香叩首泪难收。  哽咽笑貌千秋在,痴念音容万古留。  父辈繁荣谈理想,子孙茁壮论追求。  碑前告慰双亲语,日后伊人福禄畴。  (二)  鲜花美酒祭清明,绿柳苍松笑相迎。

    • 观现代舞剧《雷和雨》有感

      舞剧《雷和雨》是根据曹禺先生的剧本《雷雨》改变的。我中学的时候就读过曹禺先生的《雷雨》,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剧本,因为我看戏剧是很喜欢戏剧中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在 《雷雨》中尤为突出。当然这种冲突在现代舞剧

    • 给菲尔普斯的一封信

      我的偶像——菲尔普斯  您好,亲爱的菲尔普斯先生。奥运会上您出色的表现,不仅使您一下子变成了泳坛巨星,而且更有力的推广了游泳对全民健身的普及性。您在水中那英姿飒爽的身影,给我们奉献了一场举世绝伦,无与

    • 观落花有感

      轻拈一朵落花,微雨打湿脸颊。紧握一盏冷茶,遥窗为谁牵挂?  执笔一笺情话,转身便是天涯。聚散离别难画,冰雪消融泪下!  ---- 雪儿 ----  紫燕衔来流水音,鸳鸯织就桃梨飞。清风慢卷冷玉案,淡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