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俗语

|谚语   |

【www.yin56.com--谚语】

有关重庆的俗语
篇一:重庆方言俗语

  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温泉之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中心,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 你们知道哪些有关重庆的俗语或谚语呢?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关于重庆的俗语或谚语

  半夜吃桃子——拣倒粑的捏

  老太婆吃腊肉——扯皮

  擀面棒吹火——窃不通

  十五个驼子睡一床——七拱八

  冬瓜皮做帽子——霉起灰(霉透顶)

  细娃儿穿西装——大套

  菜园坝的老鸹——飞起来吃人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冠生园的麻饼——点子多

  解放碑上的钟——群众观点

  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

  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叫花子守马路——坐倒找钱

  王二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十字街口迷了路——不是(识)东西

  镜子擦得亮,脑筋用得活。

  人往明处走,雀往亮处飞。

  人比人,气死人。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

  做事偷懒赶儿,吃饭端大碗儿。

  人是铁,饭是钢,两碗吃了硬邦邦。

  天晴打逐步形成雨处,少时想个老来路。

  晴带雨伞,馆带路粮。

  一个钉子一个眼。

  好手难提四两。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门门有道,道道有门。

  人心难摸,鱼鳅难促。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牛大压不死虱子,山高挡不住太阳。]

  一山难容二虎

  一个巴撑拍不响。

  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

  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粒米成箩,滴水成河。

  水消石头现,鱼烂刺出来。

  三分利钱吃饱饭,七分利钱饿贪汉。

  天黄有雨,人黄不病。

  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多商量

  打铁看火侯,说话看脸色。

  人生社会

  小时偷油,长大偷牛。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算一世穷。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蜂不采落地花。

  远水解除武装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寒时办来急时用,急时办来不中用。

  输钱只为羸钱起。

  名优钱不如积德,闲坐不如看书。逢善莫欺,逢恶莫怕。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平时肯帮忙,急时有人帮

  冷菜冷饭难吃,冷言冷语难听。

  来谙非者,便是是非人。

  人不可相,海水不可斗量。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收。

  嘴是江湖脚是路

  偷来钱,一眨眼;羸来钱,一阵烟,生意钱,两三天;

  干儿干女酒饭客,离了酒饭记不得。

  娘家饮食香,婆家饮食长。

  银钱不外露,家丑不外扬。

  输齐唐家沱。

  少时夫妻老来伴,三天不见惊叫唤。

  财政吃紧,官吏紧吃。

  香烟—递,说话和气,

  筷子一提,解决问题

  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领导说一句,下面跑断气。

  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口吃两江水,认钱不认人。

  更多关于重庆的俗语

  天象、地理、农事等

  十八九,坐倒守;二十一二三,月起鸡叫唤。

  十四十五,两头出土。

  立夏科风摇,、麦从泥里捞

  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太阳戴圈圈,雨落明后天。

  日晕长江水,月晕草头枯。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天上云钩钩,无雨也不风。

  太阳反照,涌水淹灶

  雾上山,地不上,雾下坡,太阳多

  阳雀一催,活路成堆。

  雷打惊蛰后,平坝种成豆;雷打惊蛰前,高山水满田。

  清明种瓜,船载车拉。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谚语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阅读。

绍兴方言谚语 关于绍兴方言的谚语
篇二:重庆方言俗语

  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绍兴方言谚语吧。

  绍兴方言谚语(精选)

  眼睛一眨,(要生子的)鸡娘变鸭。

  各人各爱,大姑娘欢喜驼背。

  晴天带伞,肚饱带饭。

  哈婆烂宁天要亮个

  宁个窝里结勿焦

  大姑娘,翘盎盎, 浪杆头里乘风凉, 今朝嫁出明朝生, 后日剃头放炮仗

  海马屁打乱仗

  落雪够欢喜

  吃过肚记,话过忘记

  眼睛一刹,老母鸡娘变鸭

  底勿抖抖,想造三层楼

  热里话大夜里,部萨来杭庙里

  说话蛮好听,棺材毛竺钉

  瞎子七西哈,透透鲜

  臭鱼搭烂虾

  叹眼乌娄娄,油炒闭眼豆!

  海马屁打仗,螺丝肉搞酱

  千沙沙,拜菩萨,菩萨话侬矮答答

  绍兴方言谚语(热门)

  应西西,样泡泡

  吃力不套好,黄胖搡年糕

  田要冬耕,儿子要亲生

  大姑娘,翘盎盎。

  脸孔红彤彤,心想嫁老公

  生活勿学会,屁股像车袋。重庆方言的谚语、俗语

  聂乌设心肝

  捏栽掘卟移

  门后背雑污

  黄狗当牛用

  绍兴方言谚语(最新)

  抱银(人)上吊

  河嗦車(鬼)赶(轰)上岸

  绿污苔哂干--汁头蛤恩牛哉

  硬嚼螺丝壳

  螺丝壳里作道场

绍兴方言谚语相关文章:

关于重阳节的俗语
篇三:重庆方言俗语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重阳节的俗语,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重阳节的俗语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关文章:

重庆方言歇后语搜集
篇四:重庆方言俗语

重庆方言歇后语搜集

重庆的歇后语 夜明珠笨酱油------宝得有盐有味的 窝屎不拿纸------想不开

老鹰打饱咯------鸡儿吃多了 斜坡坡上喔尿------下流

月亮坝儿耍大刀-----明砍

坟山上撒花椒-----麻鬼.

肚鸡眼放屁----妖里妖气

鸭儿上抹石灰-----日白

女人的卫生巾-----党(挡)中央 花椒汤洗卡角-----麻批!

妓女罢工----抗日

关山坡卖布----鬼扯

驼背淋雨----背湿

乌龟打屁----冲壳子.

裤裆里点蜡烛------烧棒

裤裆里放火炮儿----正雀(确) 老太婆打豁嘿------(-望无涯)

老太婆喝稀饭------无耻下流

瓮鼻子进茅房------无所谓(味) 钉锤泡酒------醉锤子

死鱼尾巴-----不摆了

脑壳上长鸡儿------日天冒古

洪湖水的浪-----讨打

德国的麻雀-----(不)得了

埃塞俄比亚的大象------挨打象

白释驿的板鸭-----干绷

阴道头放炮-----批垮

阴道头放耗儿药-----闹鸡巴闹

碗豆滚磨屁眼儿-----遇圆儿

尿罐头起波浪----批疯发老

麻雀儿吃胡豆儿----不跟屁眼儿两个打商量 沟子高底掉锅铲-----吵批吵卵

张飞洗衣服-----暴搓

屁眼儿头夹黄鳝 ---- 航事溜老

黄桷树下跳舞 ---- 阴到拽

茅斯头栽葱子 ---- 屎冲屎冲的

猫儿抓糍耙-----脱不了爪爪

茅斯里头称称------过分(粪).

茅斯里头丢炸弹------激起公愤(粪)

毛毛虫赶场-----活该(藿街) 老太婆吃腊肉----扯皮

和尚打撑花-----无发(法)无天 窘起屁眼看天——有眼无珠 玉皇大帝地鸡八-----天棒?

告花子打手冲------穷机八叫换?

新媳妇打胡臭嗝——————锤子捅多了 女人生娃儿-血口喷人

厕所门口达扑爬-离死不远

妓女罢工-抗日

床铺底下放风筝-屁眼风发了 窝屎不带纸,想不开

砂布揩沟子,刮毒

厕所头打架,往死里整

屁股朝天-有眼无珠

肩膀扛灶-捞火

告花子打手冲,穷鸡吧叫唤 蚂蚁夹牙儿-扯皮

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拖拉机下河坎-一般拉沙

黑人的爸爸跳高-黑老子一跳 妓院头放火-烧婊子

大肚皮过独木桥-挺儿走险

酒坛子泡鸡儿-最锤子

尖脑壳栽密头-栽得深

丰都人赶场-闯鬼

张飞洗摇裤-恶搓

豌豆滚屁眼-遇老圆

锤子上挂火炮-震动全球

太监嫖婆娘-没得搞头

火葬场开后门-专整熟人

黄泥巴进裤裆-不是死也是死 耗子啃菜刀-死路一条

小娃儿穿西装-大套

十字路

口迷了路-不识东西 母耗子陪

公猫睡觉-又不要脸又不要命

玉皇大帝的鸡鸡-天棒

茅屎头拣帕子,不好揩口

码劈上一耙屎~大伙儿-搞不成.

木脑壳儿 咑水跟头儿。。。。二冲二冲的! 裤裆夹个雷管-----响(想)不得! 额头上长鸡巴,要日天

顶起碓窝唱戏----人也累死了,戏也不好看

破沙罐煮屎-----------咕噜咕噜的

1、较场口的旗杆------光棍一条

2、丰都城拉二胡-------鬼扯

3、两斤花椒炒二两肉-------肉麻

4、麻雀跳进糠萝筐-------空欢喜重庆方言的谚语、俗语

5、癞膈宝打呵欠------口气大

6、耗儿肯菜刀--------死路一条

7、狗戴眼镜-------装斯文

8、动物园的熊猫-------是他妈个国宝

9、蚊子拿称砣--------操练手脚

10、死鱼的尾巴-------不摆了

11、耗子爬秤钩-------自称

12、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13、哑巴吃汤圆-------心头有数

14、蚊子咬菩萨-------认错人了

15、虾米过河---------谦虚(牵须)

16、大阳沟的鲫壳————死的多活的少

方言俗语
篇五:重庆方言俗语

方言俗语

一、方言词语

在民乐方言中,把人的身子叫骨碌子,气管叫呼咙系,腋窝叫作胳拉肢,小加叫作干巴梁,脚踝叫骨拐,耳朵叫耳瓜子,猫头鹰叫鸱叫子,蝙蝠叫列别蝠,蝴蝶叫作列贴子,麻雀叫作雀儿子。这些别名,人们叫惯了,便也约定俗成。象地卷皮、猪耳朵、狗牙花、羊卵泡等,一提起,大家都知道是哪种东西。在民乐方言里,怕到人前叫害视,没有本事叫赖怠,腿脚乱蹬叫呲弹,动作引诱叫示晃,肠胃不适叫挖闹,合适满意叫窝腋,溺爱娇纵叫惯性,猜度推测叫揆情,怕招责任叫怯阵,吝奋小气叫啬皮,诱人上当叫日弄。打雷叫作呼噜爷晌,雨雪夹杂叫作下拌面汤糊糊,形象生动.韵味十足。把吊儿浪荡、不务正业的人叫作恶儿鬼.把爱哭的孩子叫作嚎皮胎,把言行多余的人叫淡打拉,把软弱无能的人叫作蘖果子,把喜怒无常的人叫王花儿,把爱戳弄是非的人叫尖尖棍。呆头呆脑不机灵,谓之楞羊,性格倔强、不爱讲话.谓之死牛。细细推敲,兴味盎然。在常用俗语中,形容胆小怕事、行为不大方,叫出出探探;思维不清,叫徉徉昏昏;行为反常,叫苕苕习习;神志不清,叫癫癫敦敦;精神不振,叫蔫里耷拉;边缘不齐.叫 豁里爪牙;做事不顾后果,叫一命务事。细细咀嚼,还十分形象。

在方言中,常常把“头”和“于”作词尾,如丫头、砖头、吃头、玩头、活头。东头子、西头子、房子、窗子、箱箱子、桶桶子、缸缸子、碗碗子。指小动物时,常用“娃子”,如鱼娃子、鸡娃子、牛娃子、鸽娃子,听起来特别亲切。

二、歇后语

歇后语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形象化的熟语,它用语巧妙,诙谐、含蓄,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群众口头创作。

歇后语常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来表达事物的面目。如“窗口吹喇叭一—呜(名)声在

外”,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其结构相对固定。前半部分为形容语,后半部分为目的语,后边的目的语是主要意义所在,但有时也可以把它略去不说.故为“歇后”。请看本县流传的这些歇后语:

牛角上抹酥油——又尖(奸)又滑。

火烧眉毛——只秃(图)眼前。

墙上挂口袋——不像话(画)。

天上跌锥子地上拿针接——尖(奸)对尖(奸)。

纳鞋底不用锥子——针(真)好。

骆驼蹄子牛领头——死皮软肉。

背上儿媳妇朝华山——出力不讨好。

精上屁股打狼——胆大不害羞。

麻杆子打狼——一家怕一家。

袖筒里杵擀杖——直出直进。

羊油滴在冰滩上——瓷的玉石一样。

和尚打架——抓不住辫子。

屎爬牛爬到炭堆上——黑对黑。

小公鸡叫鸣——尽力努。

烟囱上招手——黑路上引人。

抱上人家的娃娃赌咒——不害心疼。

木匠吊线——睁一眼,闭一眼。

屋里戴草帽——二凉。

道士吃了狗卵子——难见天尊的面。

老母猪进了山药地——全凭嘴滚蛋。

狗掀门帘子——全凭一张嘴。

乱麻缠了鸡腿子——胡搅蛮缠。

舌头没脊梁骨——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扫帚头上的帽子——不顶事。

进了菜子地——不怕染黄脚。

羊圈里的驴粪蛋——顶大不小。

李林涛待客——自己先醉。

脱掉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骆驼的脖子联居呂(山羊)——吃不饱溜瘦了。

狗皮袖盖子——不上排场。

老罐掉了耳子——没法提了。

瞎子放驴——不丢手。

草腰子拉驴——乘个劲。

马尾子穿豆腐——提不起来。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王麻子的脸——点点子多。

端上饭碗看盘子——吃一盼二。

腰里别的死雀儿——装的是打猎的样子。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猫吃浆子——尽在嘴上挖抓。

瓦罐里倒核桃——一干二净。重庆方言的谚语、俗语

泡牛(公牛)的卵袋——余外的肉。

老鼠钻进风匣里——两头受气。

白菜熬豆腐——没油水。

牛皮灯笼——心里亮。

聋子的耳朵——摆设。

三、猜巧话

民乐把猜谜语叫猜巧话。每逢夏夜乘凉或农闲冬夜全家围火取暖,猜个谜儿,开动脑筋,活跃思维,启迪智慧,开心逗乐。县内流传的谜语非常丰富,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生动形象,有想象力。如:

一条自带带,绕的满山满寨寨。(路)

弟兄五六个,围着旗杆坐。(A蒜)

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尖看不见。(耳朵)

有帮帮,没底底,名字叫个田喜喜。(天窗)

坑坑洼,坑坑洼,坟坑洼里种红花。(火盆)

东面一座庙,西面一座庙,两个小鬼上了吊。(耳坠子)

一个铁猴儿,满山满洼磕头儿。(斧头)

一个木娃娃,人来就爬下。(炕桌)

红拒柜,绿锁锁,里头装的干果果。(辣子)

一道梁,丈二长,开红花,结铃铛。(豌豆)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地区.便有不同的说法.以“眼睛”为例便有好多种:

白天开窗望远,夜里茅草盖严。

上边毛,下边毛,日里毛打毛,夜里毛对毛。

黑线球,白线裹,猜不着,看着我。

姊妹两个隔条河,望死望煞见不着。

四、谚语

民间谚语是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人们行动的好教材。虽说只有短短一两句.却有完整而生动的形式,历经考验的哲理,鲜明而深刻的思想内容,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特点。人们在交谈中常常拿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民乐县境内流传的谚语很多.都是人们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结晶。

(一)气象节令

远古时期的先民们,没有如今优越的条件去接受科学文化教育,他们生活在混沌无知之中,面对风霜雨雪、冰雹雷电、地震火山等天气现象及各种不期而至的自然灾害,往往束手无策。但他们在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归纳出了许多气象节令谚语,代代相传,不断完善,为我所用,时至今日这些谚语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智慧背囊的作用。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雨不多,一天啰嗦。

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

日出胭脂红,不雨便生风。

月背弓,必刮风;月戴圈,下雨不过三。

天上起了钩钩云,不出三天雨淋淋。

墨云黄云上下翻,恶风暴雨在眼前。

乌云遮落日,不下今日下明日。

日落黑云涨,半夜听雷响。

一明一亮,石头泡胀。

老君山戴帽帽,地上起泡泡。

火烧紫云盖,有雨来得快。

东虹日头西虹雨,现了南虹下白雨。

一点一个泡,下个鸡儿叫。

重庆方言与巴渝文化
篇六:重庆方言俗语

重庆方言与巴渝文化复习资料

1.2.3.。

4.文化概念: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

5.

6. 7.重庆方言语音特点 :1.平翘不分 屁股上吊粪桶——等屎(死)

2.前后鼻音不分 吃稀饭泡米汤——清(亲)上加清(亲)3.鼻、边不分 白布下染缸——要作蓝(难)

4.h 和 f不分 茶壶装白酒——没得壶(福)5.保留舌根鼻音ng (零声母的开口呼韵母前) 同2

6.古入声归入阳平 裁缝的尺子——正尺(吃)

8.方言词汇是方言的显性表现之一,方言之间的不同除了语音的差异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词汇的差异性,词汇差异性总体表现为:同物异名(异音)

9.

10.人心不足蛇吞象(巴蛇吞象)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其为蛇青赤黑黄,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楚辞·天问》说:“一蛇吞象,厥大何如?”《山海经海内经》又载:“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郭璞注:“即巴蛇也。”《说文解字》卷14载:“巴,虫也,或曰食象它(蛇),象形。”原来巴蛇吞象这个神话,却反映了勇锐善战的巴人名称的来历。这个神话在长江中游流布甚广,正好是在巴地文化区内,所以是巴人自己的原作。 重庆衍生:人心不足蛇吞相。——民间故事。

11.川剧中方言(多选)

12.川剧中大量的重庆方言唱词

(1)方言歇后语:两个书生打架--为笔(未必)

(2)方言俚俗语:打起灯笼火把都找不到。

(3)方言惯用语:大路朝天,各走一(半)边。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13.莫怀戚 《经典关系》 莫怀戚作为重庆的标志性作家,《经典关系》作为当代重庆文学创作的标志性作品,正在成为厚积薄发的重庆创作的先锋。结束了“重庆无作家”的历史。

评价:是近年文坛极富有重庆韵致、体现重庆文化、代表重庆水准的经典之作,是较深刻的都市小说。 简而言之:中国高度,重庆特色,深刻作家,智慧人生。

14.

15.重庆方言剧的特点:1.平民化 2.娱乐性 3.原生态 4 .真实性 5.怀旧感

16.重庆方言剧不足:

17.方言电影代表作 :《抓壮丁》 历史地位:喜剧经典,风靡全国

18.惯用语特点:19.方言惯用语的语义构成:(比喻和引申的关系)

(一)比喻(打比方) 1.构成:本体、喻体、喻词、喻解 2.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3.分析: 一般方言惯用语的表层意思是喻体,里层意思是本体。

(二)引 申

1.引申和比喻的区别

引申义: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因此引申义与本义,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本义:以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

引申:程度不深(功底浅);表示时间不久(相处的日子很浅);

比喻义: 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 由两者之间的相似点而产生新义。

手足:比喻兄弟。虎口:比喻危险。

20.重庆方言俗语(概念):

21. 重庆方言俗语特点

1.结构多样:惯用语:三字格;动宾结构。 歇后语:引子和释义前后独立。

谚 语:句子形式。 俗 语:长短不一,短语和句类型丰富。

2.使用灵活:(1)异构同义 黄瓜(南瓜)还没起蒂蒂儿。 黄瓜(南瓜)刚起蒂蒂儿。

(2)插入扩展 离了萝卜不成席→离了……萝卜,成不了……席。

目的:韵律、对称。 例 析:咸吃萝卜淡操心。 东说西说,烟杆脑壳。 东说西说,盐巴秤砣。

又歪又恶,吃豆芽不掐脚脚。 一张桌子四个角,说得脱来走得脱。 门门门,整熟人。

22.语法结构:汉语句法结构中常见结构类型在俗语语法结构中均有表现。

(一)短语结构

1.主谓结构: 陈述和被陈述;名+动

例 析:

四两拨千斤:以少胜多。 脑壳都大了:为某事而倍感烦恼。 豆腐盘成肉价钱:得不偿失。 话都递到嘴边了:交谈中明示某人应表达某义。 手脚不干净:小偷小摸。

2.动宾结构: 支配与被支配;动+名

例 析:

吃了豹子胆:胆子大。 打不出喷嚏:吃亏但又说不出口。 说不出个子曰:不能给予明白的解释。 看走了眼:看错了人或事。 晓得锅儿是铁铸的:知道厉害了。

3.偏正结构: 修饰与限定;定语+名或状语+动

例 析:

黄泥巴脚杆:指农民。 椒盐普通话:不标准的普通话。 顺口打哇哇:不管别人的话对不对,都顺着说。

4.动补结构: 补充说明;动(形)+补

蒙在鼓里头:对某事毫不知情。 吃得开:某人权力很大。 输不起:经济或心里不能承受损失。

5.连动结构: 动1+动2+……;动词陈述相同主语

例 析: 捏倒鼻子哄眼睛:做事不踏实,敷衍了事。 横挑鼻子竖挑眼:对别人看不顺眼。 比倒箍箍买鸭蛋:严格按标准办事,过分死板。

6.兼语结构: 动宾+主谓;动词陈述主语不同

捉些虱子在脑壳上爬:自找麻烦。 逼倒牯牛下仔仔:逼着别人做不可能成功的事。

23.辞格(修辞方式)多样: (1)特定的表达形式 (2)特定的表达效果

24.俗语修辞方式分析

1.婉曲 委婉含蓄,不直截了当,从字面意义推导使用意义。

例析:打起灯笼火把都找不到:很难找到。 好狗不挡路:骂挡在路上的人。

看倒都胀眼睛:看见不舒服。 问三不问四:不问清楚。

2.比喻 通过相似点的联想体会出里层意思。

例析:马屎皮面光:比喻人或事务表里不一。 手长衣袖短:比喻遇到了很难办的事。

打不出喷嚏:比喻吃了亏但又说不出口。 吃屎的把屙屎的估倒了:不问清楚。

3.夸张 有意夸大事实,使人从字面意思的不合理领悟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讽刺。

例析:想一锄头挖个金娃娃:讽刺那些想一下子就发大财的人。

衣服角角都扇得死人:讽刺那些由于钱多或势大而大模大样的人。

4.双关 表里兼顾,同时表现。 谐音双关 协义双关

例析:不进油盐: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到底。

5.借代 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用有关的事物或现象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或现象,根据事物之间的

关系推测出其实在意义。

例析:吃错了药:表示精神不正常,不合常理。用原因代替结果。

戳鼻子忤眼睛:互相执着对方的鼻子眼睛,形容两人矛盾很深见着就互相指责。是具体代抽象。 少数俗语只用期中一部分词语,另一部分没有实在意思,只起衬语的作用。

例析:不管三七二十一:“三七二十一”没有实在意思,起到衬语作用。

死个舅子都不干:坚决不干。 一不做二不休:即不做不休,表示干脆的态度。

25.引子与注解的意义关系(歇后语包括:引子与注解)

1.注解表示方式 半夜捉虱子——过摸 蛇吃鸡蛋——打浑吞

2.注解表示评价或判断 包丹布洗脸——真大方 裁缝的尺子——正尺(吃)

3.注解表示原因 茶壶装白酒——没得壶(福) 吹糖娃娃的打架——不想做人了

4.注解表示目的 鼻子里插葱——装象(像) 厕所里栽小菜——将就屎(使)

5.注解表示结果 bao鸡母哈糠壳——空欢喜 蚕子牵死——自己弄来网起

6.注解用语描写 百货大楼的服装——套是套的 蚕子的脑壳——亮的

7.注解说明事物特点 较场坝的老鸹——飞起吃人 白市驿的板鸭——干绷

8.注解对引子的补充说明 孝悌忠信礼义廉——无耻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王)八

9.注解表示用途 裁缝的脑壳——荡针(当真) 和尚买篦子——梳(酥)肉

10.引子和注解说明的是同一事物或同一行为 两个鹅石宝大碰——斗石(豆豉)

两个扁嘴子打架——斗鸭(豆芽) 两个大头猫打架——斗虎(豆腐)

26.利用双关手段 胡子上贴膏药——毛病 蒋介石的脑壳——不毛之地

注意语法双关: 棺材里的耗子——吵死人 土地老汉搬家——神(乘)不住了

27.谚语的特点(重点:第四点) 1.通俗性 2.口语性 3.方言性

 4.哲理性(生产经验、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教育作用

例子: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小时偷鸡,大时偷象。

28. 谚语的类型:

根据其反映的内容分类:1.农业谚: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2.气象谚:有雨四脚亮,无雨顶上光。

3.风土谚 4.卫生谚 5.事理谚

根据其教育作用分类:1.讽颂谚 2.规劝谚

29.谚语的语法结构:复句式谚语(最多);单句式谚语(较少)

30.谚语的修辞方式

1.对偶(形式) 穷得志气,饿得新鲜。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2.比喻 兔子满山跑,不如老窝好。 山大无柴,树大无桠。

3.顶真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

4.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个bao鸡母。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5.回环(巅倒顺序) 人不欺地,地不欺人。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6.(1) 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谐义双关)

(2)出头椽子先遭烂(难)。(谐音双关) (3)语法双关

31.方言本字例释

1、巴:贴近、靠近、挨着、粘着。 (元明时即有此意) 巴倒门方狠。

不是汗衫不巴肉,不是瘦肉不巴骨。

《说文解字》 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象形。
俗语和谚语的区别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yanyu/66749/

    上一篇:友谊的谚语名言或诗句

    下一篇:美语俚语

    热门推荐
    • 思考的英文谚语(合集7篇)

      谚语:语言形式谚语:200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谚语:2008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谚语:2007年崇文书局出版的图书谚语:2008年新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谚语:2007年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谚语:200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考的英文谚语(合集7篇),仅供参考

    • 诚实守信的谚语(锦集8篇)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诚实守信的谚语(锦集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民间传统天气谚语范文汇总四篇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间传统天气谚语范文汇总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6月英语四级作文谚语【九篇】

      谚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yànyǔ,谚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6月英语四级作文谚语【九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气象谚语(锦集6篇)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气象谚语(锦集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4节气之立夏谚语(通用4篇)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4节气之立夏谚语(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4节气之立夏谚语范文四篇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4节气之立夏谚语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4节气之立夏谚语精选五篇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4节气之立夏谚语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