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顾城诗歌的孤寂美

|精选资料   |

【www.yin56.com--精选资料】

  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诗歌突出的美学特征是“孤寂”。

  引言

  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是以那首著名的《一代人》而一举成名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歌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风格,他以大睁着的“黑眼睛”的形象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称号。

  顾城于1987年出国,曾到过美国、德国、新西兰、英国、荷兰、西班牙、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讲演,并受聘在国外大学讲授中国诗歌。国外有学者称顾城为“东方的明珠”,并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相比之下,国内对顾城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多数研究者把眼光投注在其诗歌中童话与自然两大主题之上。通过对顾城诗歌的研究,发现他的诗歌都蕴涵着一种独特的“孤寂美”。这种“孤寂”,主要体现在诗人对童话世界和自然的深情抒写上,这种抒写,在现实层面是为了“逃避”现实。顾城格外沉迷于“天国”的制作,他津津乐道于童心和自然的吟唱,着意构建一个独立于自我和现实之外的具有“孤寂美”的艺术世界。本文试对顾城诗歌孤寂美的诗性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

论顾城诗歌的孤寂美

  一、顾城诗歌“孤寂美”的文本特征

  (一)奔向彼岸世界

  顾城在诗歌中直接描述了现实世界的庸俗无聊与丑恶污浊,并且表现出对这个此岸世界的厌恶与反感。对现实的不满与焦灼促使他一再表达对城市的精神叛逃,他说:“我不习惯城市……有时一面面墙不可避免地挤进我的诗中,使我变得沉重起来,我不能回避那些含光的小盒子和溶化古老人类的坩埚,我只能负载着它们前进,希望尽快走出去。”因为城市带给顾城的是狭窄、拥挤、肮脏的感受,所以他想逃出去,钻进自己构建的精神的象牙塔之中。

  在放飞生命和灵魂时,顾城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顾城幻想的自由世界里,自己是一位画家,喜欢画“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是一位歌者,“要唱自己的歌/唱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还是个旅行家,要四处翱翔,“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 (《生命幻想曲》);甚至也是一只飞鸟:“飞鱼在海面上飞/张开透明的鳍翅/闪着星辉/它要脱离尘海/它要做自由的鸟类”(《鸟》)。对顾城而言,彼岸世界是他的藏身之处,是他的乌托邦,是他的天堂与理想。

  (二)孤寂的童话世界

  顾城诗歌最主要的也是被人们提得最多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作为“童话诗人”在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童话情境。与同时期诗人相比,顾城显得与众不同,他的诗既不同于北岛的凝重冷峻和舒婷的细腻婉约,也不同于江河、杨练的气势恢弘。他的诗常以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喃喃自语的独白,营造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没有人能脱离对现实世界的依赖,但顾城偏执地相信他能避开现实。对现实的抵触使诗人的身心充满了孤独寂寞感,这样的个性使他的创作进而也别具一格。

  在诗人想象的童话世界中,“没有杂乱的市场”、 “没有众多的居民”,纯净的意象在作者虚构的画笔下涌动着。抛开世俗的顾城想保持儿时美好纯净的感觉,所以他将一切具有理想色彩的意象都溶进他的童话世界里,使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他为自己营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与自然为伴的、绚丽多彩并且富有传奇色彩的童话世界。顾城在幻想的独立王国里延续着童年的梦境,梦境的主人就是诗人自己,然而顾城依然是孤独的,他只能独自一人对着自己诉说着他的王国构成,除了一直乐在其中外,他几乎不可能找到现实的知音。

  顾城以一颗童心生存于现实世界,却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打量着自己创造的童话世界,这样的双重身份使诗人在两个世界中都以一种孤寂的状态生存着。

  在《给一颗想象的星星》这首诗中,诗人用儿童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孤寂童话世界:你为什么总在看我/你是孤独的/你没有天鹅星那么美丽/没有那么众多的姐妹/从诞生起就是这样/这不是你的过错/然而,我是有罪的/我离开了许多人/也许是他们离开了我/我没有含笑花/没有分送笑容的习惯/在圣人面前经常沉默/沉默,像一朵傍晚的云/我不知道/不知道你要什么,真的/合欢树又遮住一小半天空/猜吧,还有许多夜晚/“我需要你不再孤独” 。

  诗的开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星星”:“星星”是孤独的,而“星星”本应该是和“星星”们在一起的。 可以说,“星星”是顾城孤独心灵的寄托,诗人要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美好的,人类应该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助,心灵沟通,共创美好的生活。由于生存在这个世界里需要太多的代价去与人交往,如鲜花,笑容,而诗人“没有含笑花”“没有分送笑容的习惯”,只会“在圣人面前经常沉默”,所以诗人要离群索居远离尘嚣。在这首诗作中,顾城始终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这个无序的、混乱的成人社会,对社会、对他人、对许多事物他都怀有一种不理解、难融入的想法。诗人最后的想法是变成一朵“云”,环绕在“星星”旁边,使“星星”“不再孤独”。从这儿,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充满的孤独、遗憾、悲伤和迷惑。

  (三)大自然的眷念

  自然和乡村作为人类永远的精神家园,曾是中外作家们歌吟不止、依依难舍的主题。顾城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超常的感悟。8岁时他即以一首题名《杨树》的小诗,写出了“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的奥妙诗句。在顾城的诗艺世界里,大自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顾城的诗中,自然万物是有感知的生命体,自然的一切可以和诗人对话,他们组成了一个别样的世界。诗人能看到“白昼的月亮呵/像冰山的心脏/静静飘浮在蓝天的海洋上”;诗人能听到“大块大块的树影/在发出海潮和风暴的欢呼”。在诗人的世界里,“烟囱犹如平地耸起来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地吸着烟卷/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烟囱》) 。在这样的诗作中,顾城着力营造一个又一个真、纯、美的意境,它们远离尘世,和谐、友好而自在。顾城在创作体会里说“在我的周围成千的鸟对我叫着,我感到一种激动……它们都看着我”、“它们走了,我觉得在那个瞬间我好像聋了”。 值得注意的是,童心和自然在顾城的诗中其实是同质同构的,诗人的童心栖居于孤寂的自然环境之中,这两者表里相谐,物我交融,共同构成顾城诗歌艺术世界中的“孤寂美”。

  二.顾城诗歌“孤寂美”诗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一)时代背景与作者的人生经历

  顾城出生于1956年,童年及少年在文革中度过。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对顾城的影响很大。顾城在文革初期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人在他们家楼窗下马路对面的墙上,刷了条大标语,不知是贴反了,还是贴错了,马上被众多的路人围拢住,按下头,用脚踢;顾城“起初是窗扇的缝隙向外看,后来他恐惧了,脸色惨白,再不向窗外多看一眼,他越来越想躲开纷争,躲开喧嚣的激越声音,只想去那只有天籁的世界。”强烈的场面使顾城形成一种拒绝成人世界的孤独的心理,直到他长大以后,他还是以拒绝的态度与外在世界对抗,固执地坚守着孩子的阵地。

  顾城对文学的感受非常早熟,六七岁时便出口成章,在诗人父亲顾工的单位引起轰动。而顾城真正创作的起点是12岁时随父亲下放到山东农村,虽然此次变动给他稚嫩的心灵又加上了一层阴影,但也为此,他走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自然,离开了那个纷扰和争斗的城市,到了只有“天籁的世界”。这是一个他酷爱的世界,“那里的天地是完美的,是完美的正圆形”,“天地间只有我,和一种淡紫色的小草”,他可以四处奔走,不受约束。“候鸟在我的头顶上鸣叫,大雁在河岸上睡去”,顾城可以任意舒展开自己的四肢和灵魂,忘情于那里的河滩、太阳,并在沙地上创作出他著名的《生命幻想曲》。

  这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任性的孩子”决定将“诗歌和生命”合二为一。1987年,顾城携妻出国,把现实生活予以诗化,远离世俗的生活,走进他的“天国”。在新西兰,顾城找到了一个未被污染的小岛――激流岛。他与妻子远离社会和人群,伐木建屋,养鸡种地,享受着在孤岛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在感情生活上,他却遭遇着一场混乱的爱情,在他和谢烨及英儿三人的恋情纠葛中,他一方面表示决不离开自己的妻子谢烨,一方面又要他的情人――英儿和自己终生厮守。一段时间之后,英儿和与顾城同甘共苦十年的谢烨同时离开了顾城。于是顾城只能像一个飘渺的灵魂,漂泊在无际的黑夜中,陷入到彻底的孤独之中。这种孤寂充分表现在他的《太平湖》《新街口》等几首诗中。

  (二)诗人的阅读经验

  如果说,时代的背景和人生的经历只是诗歌孤寂美产生的现实基础,那么,对中外诗歌的阅读、领悟与共鸣,则是顾城创作的驱动力,是他诗歌创作理念和诗歌美学风格形成的文化基础。

  顾城说:“我喜欢古诗……我喜欢屈原、李白、李贺、李煜,喜欢《庄子》的气度,《三国》的恢宏无情,《红楼梦》中恍若隔世的泪水人生。”

  顾城所列举出的中国古代诗人多具有浪漫主义气质。其中李白是中国古代最出色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而浪漫主义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对理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都成为顾城构建自己的诗歌中彼岸世界的直接推动力。比如李白诗中所流露的狂放不羁的自由心性,有“仰天长啸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诗句,而顾城的诗歌中也有这样表达自由的句子:“让歌飞吧,飞吧/真正象野鸽子/自在的,自由的”(《北方的孤独者之歌》) 。李白的自由浪漫情怀,使顾城在放飞自由的这种诗歌意象的塑造中产生了不尽灵感,李白在追求自由的同时由于其追求纯净,桀骜不训也造成了他孤独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状态与顾城的孤独达到了一种叠合。

  李贺诗中对现实与理想矛盾中的人生伤感的抒写,对他的神话世界的创设对顾城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顾城与李贺都有着青春年少时的不幸,都有着早醒而敏感的诗心,都在诗中表现着近乎病态的天才幻想,都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李贺的《神弦》中构造的神话:“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冬冬。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邃鸣旋风。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嚏夏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常在有无间。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空山。”这首诗写神写鬼,在总体意境上使人觉得迷离幽暗,甚至险森可怖,创造了一个诞幻的境界,这样的幻景中的作者是充满孤寂感的。而顾城笔下的童话世界也是从中受到了不少激发,只是其诗歌所创设的孤寂的童话世界少了几分怪诞却多了几分梦幻。

  在这样的意象中,洛尔迦是想通过对童心和自然的抒写来达到回归的目的,他对美的追求的别具一格的表达,启迪顾城找到了他的诗歌方向,他们意图构造童话世界和追求纯净的自然,都是处于孤独寂寞的情境中,表达着读有的孤寂美。

  结 语

  通过以上管中窥豹式的探析,我们可以发现,顾城诗歌“孤寂美”风格的成因是复杂的,既受到了童年的创伤记忆和乡村明丽风光、畸形恋爱的影响,亦有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的濡染。顾城的本身的孤寂是来自于对快乐和幸福的偏执的追求,为的是“使人们相信美,相信明天的存在,相信东方会象太阳般光辉,相信一切美好的理想,最终都会实现” ,但是他发现自己的想法与现实的世界存在着巨大的矛盾,矛盾的碰撞使诗人的孤寂变得更加显著。正因如此,顾城的诗歌就因其“孤寂美”的创造而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中成为一个特殊“徽记”。


顾城诗歌的童话之美 顾城诗歌赏析 顾城经典诗歌 顾城诗歌精选 顾城诗歌全集 顾城诗歌朗诵 顾城的诗歌代表作 顾城诗歌鉴赏 顾城诗歌特点 顾城晚期的诗歌 顾城诗歌意象 顾城现代诗歌 顾城诗歌名句 顾城最美诗歌 顾城诗歌孤独感 顾城诗歌特色 灵魂孤寂的优美诗歌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zongjie/657621/

    热门推荐
    • 精选有关写景类作文训练

      写景类作文训练  训练目的:  1、 掌握写景基本技巧。  2、 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  命题:  1、家乡美景 甲天下 美丽的  要求:(1)从中任选一题,将题目补全或自拟题目。  (2)以写景为中

    • 你是一棵静静生长的树为题目的作文

      你是一棵静静生长的树  穿过悠悠岁月的森林,诗人宛如一棵枝叶茂盛的树,静静地在后人敬仰的情感中生长,那上面不仅栖息着桃花源般的梦想,也栖息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那些叶子那些花花那些果果,给了

    • 高中优秀议论文13篇

      篇一:理想议论文——我有一个梦想  厌恶了这个世界的喧嚣,厌恶了这个世界的灯红酒绿,厌恶了这个世界的车水马龙太多太多的厌恶让我对这个花花世界感到疲倦。  ————题记  我有一个梦想:与大禹一同治水,

    • 与太阳有关的词语精选

      日新月异、日新月著、日行千里、日许多时、日许时间、日夜兼程、  日已三竿、日以继夜、日以为常、日异月更、日异月殊、日异月新、  日益月滋、日堙月塞、日引月长、日饮亡何、日饮无何、日有万机、  日理万机

    • 与赞美有关的词语精选

      将计就计 举无遗策 老谋深算 盘马弯弓 旁敲侧击 千方百计  穷寇勿追 权宜之计 人定胜天 神机妙算 神通广大 文韬武略  万全之策 胸中甲兵 研桑心计 以一持万 运筹帷幄 遵时养晦  足智多谋 别具

    • 2017必会词语精选800词

      2017必会词语精选800词  爱戴(di)  爱慕(m)  安抚(fǔ)  安排(pi)  安适(sh)  安慰(wi)  安稳(wěn)  安详(xing)  安置(zh)  暗礁(jiāo)

    • 金丝熊观察日记范文精选

      ***年2月1日  逛庙会时,爸爸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金丝熊(又名小仓鼠),我十分喜爱它。金丝熊有一双乌黑的小眼睛,牙齿又尖又锋利。它总是不断的磨牙,发出嘎嗞嘎嗞的声响。金丝熊的猫一块棕一块白。每天金丝

    •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双音节词语精选

      1、稍稍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今义:稍微。  2、中间  古义: 中,当中。间,夹杂。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今义:当中。  3、交通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