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夫妻相处的艺术   |

【www.yin56.com--夫妻相处的艺术】

德国人如何对待历史
篇一: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德国人如何对待历史

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群

柏林一处老建筑门前的“绊脚石”

进入纪念碑群的景象

一、德国人是谁

我看不懂“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相当于北京前门及历史博物馆东侧的地段,有一片纪念碑群,占地超过两个半足球场。2700多个水泥碑,长宽如单人床,密密麻麻排列着,没有任何文字符号。参观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碑群,好像进入一个街区。地势高低起伏,碑体高低错落,低的不及膝盖,高的足有四米。行走其间,越进越深,严整逼仄,眼前一片灰色,困惑也愈发浓重:这是什么意思?

2008年我路过这里,转了一圈,没有看懂,也没有深究。2011年11月,在德国绿党伯尔基金会的安排下,我随几位中国学者访问德国,主题便是“德国社会如何面对和反思历史”,再访此地,有机会请教专家。

碑群东南角,一道楼梯通往地下。地下有一个信息中心,包括一道长廊,七个展厅。迎面是六位男女老少的巨幅照片,有名有姓,代表着被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凝视着每个来访者。长廊一侧排列着历史图片,从1933年到1945年,讲述着一个被屠杀群体的故事。

一号厅,地上有四行灯板,展示受害者留下的日记、书信和遗言的手迹。墙上是欧洲各国被杀害的犹太人数字,最多的波兰,290-310万人。少的丹麦,116人,精确到个位。

二号厅,展示了15个被害犹太家庭的照片,有全家福,有结婚照,有的还有家庭电影。每个家庭成员的下落都很清楚,有生有死。

三号厅是姓名厅。黑暗中,一个声音宣读着被害者的姓名和简历,相应的文字在墙上流过。从头到尾听一遍,需要六年七个月零二十七天。

四号厅是集中营展厅。通过电影和照片介绍了220个集中营。

五号厅介绍有关大屠杀和二战的纪念馆、博物馆和纪念碑。

六号厅摆放着电脑,参观者可以查到390多万名受害者的情况。

七号厅也摆放着几台电脑,以不同的语言播放着对七位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

在七号厅里,历史学家亚当·科佩尔-弗隆纽斯(Adam Kerpel-

Fronius)回答了我们的提问。我的问题是:纪念碑占地面积为什么这么大?设计者如何解释他的设计思想?

科佩尔从波恩迁都柏林说起,谈什么是首都,翻译了几分钟,还在解释首都的意义。我怀疑翻译没有抓住要点,便强调了一句:我想问的是,纪念碑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科佩尔说:我就要说到这个问题。首都不仅要漂亮,还要代表德国。我们要寻找德国人的特性,首都要体现德国人的身份认同。

在德语里,特性或身份认同(Identity)的发音和英语相似,我听懂了。这是一个不容易翻译的词,有特性、身份、身份认同、同一性等不同译法。但是,不管怎么译,这个词都在回答一个问题:某某到底是谁?这个“谁”,不仅包括了当事人的姓名、身份和种种特征,还包括他在社会甚至历史中的定位。

德国人到底是谁?他们认为自己是谁?他们的特性何在?

我有点吃惊。这位历史学者居然把纪念碑与“德国人是谁”联系起来,这是我不熟悉的思路。

科佩尔说,建立这个纪念碑,是几个公民在1988年倡议的。他们征集签名,声势越来越大,1999年成为国家大事,进入议会讨论。联邦议会投票决定建立纪念碑,2003年开始修建,2005年建成开

放。既然确认了德国的历史责任,德国人就要承担责任。承担责任,就要有这个纪念碑。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听到这里,我明白纪念碑与“德国人是谁”有什么关系了。德国人以严谨著称,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体现于承担历史责任。纪念碑群规模之巨大,体现了承担之大。碑群位置之重要,体现了承担之重。如此一想,我对德国人果然有了新看法。

科佩尔随后介绍了纪念碑的设计思路。有成千上万个方案,联邦议会采纳了美国人艾森曼的方案。这个设计强调感性。你越往里走,越小心翼翼,疑问越重,越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进入地下信息中心可以找到答案。这些答案也是感性的,先认识一个个具体的受害者,认识他们的家庭,再深入了解整个事件。

一轮提问之后,我追问科佩尔:你认为“德国人是谁”?在这个问题上,纪念碑能说明什么?

科佩尔说:“至少可以说明,德国人是有担当的。我认为德国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承担责任。以德国名义所做的事情,我们都要记住,要承担。有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彼此理解和深入交往。如果你们见到日本人,他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恐怕不愿意和他们交往。”

从信息中心出来,我试图消化科佩尔的思路。我们熟悉“以史为鉴”的思路,却不熟悉“我们是谁”的思路。我向陪同的德国人征求意见,问他们“德国人是谁”。

伯尔基金会亚洲部主任梅凯琳女士说,那个年轻的历史学家说得太轻了。德国人,不仅意味着有担当,还意味着有罪责,必须认罪。

德国人的七种品质
篇二: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德国人的七种品质

德意志,经过世界第一,第二次数百年的世界大战,直到今天,仍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德国人民所具备的品质,的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希望你能认真读完,对比对比自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讲究秩序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接触过德国人、或是去德国观光访问过的人对此都有深刻的印象。在德国大到庆典、展会,小到家庭主妇外出购物都被事先安排得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事无巨细都有明文规定,并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如商店的营业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商店8点开始营业,店员7点左右就开始上班,擦拭门窗、整理货物,8点准时开张,甚至不会偏差半秒。除此之外,连火车、飞机,甚至公交车也有各自准确的时刻表,的确可称得上是守时的模范。

严肃认真

和德国人初交,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显得呆板、沉重。相处久了,你就会觉得德国人待人接物虽严肃拘谨,但态度诚恳坦直。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国人问路,他会热情地、不厌其烦地为你指点迷津。如果他也不知道,他会替你去问别人,或不辞劳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至你明白为止。在公共社交场合,德国人显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幽默。他们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谨慎小心,一切按规矩和制度行事。德国人办事仔细,责任心极强,对工作不能有一点儿敷衍塞责,一旦出现马虎失职,那只有请你另谋高就。德国有句俗话“公务是公务,烧酒归烧酒”,私下烟酒不分的朋友,办起公事来却公私分明,不讲一点儿私情。德国人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不徇私情,就像一部机器,严格而冷峻。一些人不赞同这种品质,但我认为这绝不是死板,而是一种难得的品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勤劳整洁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具有整洁的生活习惯。一般人家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起居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美观、清洁的家,这是每一个德国主妇的最大愿望。走在德国的乡村、城镇,美丽的花园小别墅随处可见。德国式严格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也决定了他们和散漫作风格格不入。有一位美国教师对德国进行长期观察后,在他的调查报告中对美德儿童作了这样的比较:在一个雨过天晴、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位美国小姑娘会被明媚的阳光所吸引,在外面玩上一会儿再读书;而一位德国小姑娘则会在做完作业之后,再出去玩。先工作,后娱乐,这就是德国教育。人们只有在辛勤劳动之后,才有权力享受生活。

.不尚浮夸

他们具有强烈的“实事求是”的意识,注重实际、不尚浮夸。居家住室朴实无华,整齐大方。各种生活用品,如门、锁、开关、衣架、玻璃、灯罩等都牢固结实,注重实用,宁肯失之笨重,决不虚有其表。对一座建筑、一件家具、一套设备都讲究百年大计,讲究内在质量,就

如同它们的主人一样实实在在、远离浮华。德国人有一样东西总是随身携带的,那就是记事本。德国人凡事都记录在本上,他们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伸手掏记事本,一个习惯用语就是:“请稍候。”记事本人人都有,从公司经理,到中学生。朴实、无华的精神成为德国人的习惯

遵纪守法

在半夜12时开车,看见红灯还停车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这一方面说明德国人自觉守法,同时也说明德国是一个执法严格的国家。在德国,人们视遵守秩序为最高伦理原则,人们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的心理。在企业里,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一切按规章办事。

爱好清静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例如,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希望的是一个清静。即使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朋友从国内来到德国,大家一起去新天鹅堡看风景。途中遇到大雨,雨水打在车窗上,路都有些看不清了。让朋友惊讶的是,虽然下了这么大的雨,可高速公路上却没什么积水,雨水被迅速排掉了,高速公路上车照开,只不过车辆都变得小心翼翼的。就这样,大家的话题集中在德国排水系统的先进上,于是有人提到了青岛。很多人都听说过,青岛的下水道系统是全中国最好的。今夏,全国多个省区连续遭暴雨袭击、很多城市遭水淹时,青岛能幸免于难,主要功劳要归结其发达的排水系统,这些排水系统是德国人在100多年前的手笔。1898年,德国人登陆青岛,想把当时只有两万人的渔村,建成“样板殖民地”。他们在青岛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调集了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设计了青岛的城市规划,而先进的排水系统仅是当时城市规划的一部份。那时德国人就已经把电线设在地下,这些设计在现在看来都非常先进,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德国人在青岛建造的下水道,当时是根据2、30万人口的小城市设计的,全长80公里,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开车,管道落差非常大,竟有6级台阶。德国造的下水道经百年沧桑,这次竟能让青岛避免了水淹的灾难。朋友甚至提到一件事,让人唏嘘不已。前两年,青岛市政府某部门发现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里有一个零件坏了,而在国内又找不到合适的零件替换。于是市政府就跟德国大使馆联系,希望他们能提供可替换的零部件。其结果是,德国大使馆不但找到了原来修下水道的公司,而且该公司拿出百多年前的图纸,告诉青岛市政府,在那个坏掉的零部件附近的什么位置上,往里挖一点儿,就可以找到当年存放的一包备用零件,其中就有他们需要的那个零件。青岛市政府依言果真找到了那包备用零件,一安装,正合适。

听到这个故事,大家不由得感慨万千,对德国人的管理感到十分佩服。首先是德国人产品保证质量,再就是能找到百多年的图纸,可见德国人做事的认真。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 想想这里的大街小巷都张贴着各式的标语,可是能够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当这些品质变成你的习惯时,那才是真正具备了这些品质.

在南京巴斯夫干活的那几个月,由于工作关系,每天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外国人,但最使我敬佩和难忘的还是德国人,那时,我是一名管工,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用磨光机打磨一道管口,干了好几分钟也没发现后面站着一个人,是一名德国安全管理人员,当我停下磨光机检查管口质量的时候,那名德国安检员走到我前面,凑了一下双肩,右手向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拔下我的磨光机插头,拿在手里,大步流星地走去。我一想,完了,磨光机拿不回来了。原来,我的磨光机电源线一处被磨片磨了一点点皮,就薄薄的一层,离芯线还远着呢,但,这也不符合他们的安全规定,这要没收的,属于危险工具,要是按照国内安全要求,一点事都没有。在没收你工具的时候,人家是等你工作暂停的时候。工作中绝对不会没收,因为怕出现安全意外。人家是既文明,又严格执行规定。尤其令我们惊异的是德国人吃饭,他们所有人的饭盘、饭碗里的饭菜全部吃的干干净净,颗粒不剩,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糟蹋粮食的现象。听说,德国人认为浪费粮食是一件很可耻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反观,看看我们每顿饭后,桌上、饭桶里到处是饭菜。德国人是很有钱,但他们从不浪费一点饭菜,吃多少要多少。

德国人的严谨是全世界出了名的,讲究科学性、准确性与坚固性是严谨性的突出表现,哪怕就是上一个灯泡,要动用四五个人,用专门的爬梯,下面几个人保护着,要是我们上灯泡,一个人就能解决。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干每样工作都是非常认真的。

我们工地上有许多德国造的设备和工具,给我们的印象是,他们造出来的东西给人一种非常厚重和非常坚固的感觉,好像能用几百年。但你用的时候它又轻松又好用。不像我们干活,这件东西干得差不多了,因该可以了,其实,自己造的东西有时自己心里也没底,到底能用多久?那么,在德国人的眼里是没有差不多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他们对自己造出来东西是充满放心的。记得有一次,我安好了一件隔热管,工程师让我在隔热管下面开一个小孔,好让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流出来,我去把它开好了,第二天有一名德国质检员过来跟我们翻译说,那道孔开的不合格,差几毫米,让我重开。我过去仔细看了看,是差几毫米,但这不过是疏通雨水的,无关大碍,但他们从不放过一点小小的问题,哪怕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的零件,我只好把它按照要求从开了,第二天那名德国质检员又上去检查了。这件事如今想起来还令我脸红,但是让我学到了德国人对工作是那么的仔细、认真和负责,要不人家为什么会造出那么高质量的产品出来?虽然和他们接触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让我了解了他们的民族精神,也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距大的促进和意义,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这就是能造出宝马奔驰的德意志人......

一个德国人图解中西文化巨大差异
篇三: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一个德国人图解中西文化巨大差异

下面那些图画都是一个德国人画的,看来他对中国文化还是颇有些研究的。至少他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这已经很不一般。之所以说他对中国与德国文化之间的差别的 理解有些表面化,是因为他只看到表面,却没有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如他所绘画出来的那种情形。相信他一时半会儿不会给出答案,或者说,不会给出正确 的答案的。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可以从他的画中,深刻地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严重差别,以及因差别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思维方式,为人处事,世界 观,人生意义探究等。

这些画非常生动,同时也让人思考。至少我看到了这些画,印象非常深刻之余,想到了好多:究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一点 儿交叉点?如果有的话,那是什么样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的面积究竟有多大?此外,两者之间能否有可能有某些时候达成50%以上的相类似,甚至更大胆一点假 设80%相类似?

达到80%看起来似乎非常有难度。中国文化,如西方文化一样,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已成为中国人特有基因,成为“遗传微粒”。中国人的老祖宗在每个中国人出 生前,就把这种“炎黄基因”的大部分覆制传递到中国人身上,就是说,还没出生,中国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为特定意义上的“中国人”,并使之一辈子不可有丝毫更 改。而德国人,或者说欧洲的那些西方人,也一样,也只能将他们祖先的基因传承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

所以,当看到有些纯种中国人讲英语,不停地“耸肩”,“恩哼”时,真让人感到难受,可以说是种折磨人的事情。事实上,中国人永远不可能把西方人特有的“耸 肩”的绝对正确姿势,给完全拷贝过来。正如德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永远也把握不了中国京剧中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的样子一样。看他们表演京剧,不过就是当一 乐子,一笑了之。

事实上,西方人永远不可能彻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在思考方式、为人处事上面会是那样,而不是这样;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的世界观会与他们的相当 不同,而不是相同;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与他们的相去那么远,而不是这么近。他们只能用画来说明区别,也仅仅是说明一下区别,而不太可能 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中国文化已经深深地刻进中国人的一切行为之中,一切思考模式之中,而要让中国人彻底改变中国人的这些文化习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同理,要让德国人,或者说是西方人彻底改变他们的一切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就区别说区别,不指望彼此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这似乎才是理解东西方文化的最理想境界。这也应该是看这些画时的最佳心态吧。 不过,看过他的这些画后,我倒是真希望这位德国仁兄再在中国多呆几年,甚至十几年以致几十年,学好中文,尤其把古典的东西好好钻研一番。所有这一切才会对他深入研究中国文化起更大作用,那时,恐怕他就不一定会这样表面意义上地描绘他心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了?

左:西方人 右:中国人

X

1、表达个人观点时

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 发生的实际状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 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 化传承,对所谓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装X,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 是了得!

2、生活方式

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怜 了。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 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3、准时

点评:老外(主要是欧美西方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 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 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4、人际关系

点评:看到右边这幅画,我不禁哑然失笑。可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 脉”。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 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X),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 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

5、表达愤怒方式

点评: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发,有话就讲。从这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而中国人从小就 被告知,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急用忍”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出来。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色,那才 叫高人。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现在脸上。如果像那外那样,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则显得此人,还是那句话,特不成 熟,特没有城府,那是要吃亏的。其实,很多很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着仇恨,却不能发泄。于是,在博客风靡网上时代里,就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人(包括 有精神病和没精神病的),统统以“新浪网友”的狰狞面目,破口大骂,撒野开怀。发泄呗。看不见么,对不对。如果是与人见了面还会是那样吗?正如我在文章开 篇时所说,一定要装相。也就是右上面这幅画所表示的那样吧。呵呵。

6、排队

点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表面化的现象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就喜欢热闹啊,对不对?大家挤作一团,才对么。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活在一起,不是一件乐事 吗?老外啊,怎么那么自私,一个一个地,都像个幽灵似的,谁都远离彼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此。没劲!排队?排什么队?几千年来也没有排队习惯,用文皱皱的话说,根本

就没有那基 因,让我们突然之间在21世纪排队,这分明是要我们中国人的命么!另外,不排队也有好处,可以混水摸鱼地提前把想要的东西弄到手。晚了,就没有了啊。

7、自我

点评:无语半晌。唉。集体高于一切啊。另外,“我”是谁啊?加一句成语:人怕出名猪怕壮!记得80年代还有一首热唱的歌叫《小小的我》。靠。中国人的“自我”,能大吗?另外,大那老外那个地步,在中国还有生存空间吗?

8、星期日街景

点评:老外也真是的。我们中国人这么多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乐趣,怎么还不兴趁着周日到外面去凑凑什么热闹吗?要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害怕寂寞的民族,是不喜欢单独行动的民族,是最讲究团结的民族啊。此外,他有没有看过“黄金周”的盛况呢?右边的图中显示出来的稠密程度,显然不够。

与德国人的相处之道
篇四:如何与德国人相处

与德国人的相处之道

1、 出租车或在正餐时要付小费15﹪~20﹪ 街头小摊1欧或50欧

2、 头衔博士、夫人或先生

3、 洗手间可付39欧分

4、 有学位的必须称呼博士或教授

5、 商务套装

6、 就餐时保持手在桌面上 否则有失教养 刀叉交替放为进行时、

平行意味吃饭结束

7、 敬酒时保持目光接触

8、 餐厅要点瓶装水 否则有失礼节

9、 饮酒时可以偶尔拒绝一次

10、 等级严明

11、 守时赴约 开门见山 注重细节

12、 生日时为朋友准备食物和饮料

13、 主人决定你何时脱掉西服

14、


与人相处的技巧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ganwurensheng/97931/

    热门推荐
    • 戏的艺术初一说明文作文

      怨妇,还是幸运儿  她,款款挪移的碎步,悲凉的调子弥漫了天空。  她,时而紧蹙娥眉,细气轻调,时而甩袖轻扬,悲歌微叹;时而紧袖掩面,低声稍啼……  她,脑海中最深的记忆是个戴着枷锁,满面愁容的妇人。

    • 议论文

      在北京798艺术街区,四川话比北京话好使,连那儿的保安都喜欢用四川话调侃,周围的川菜馆也越来越多。这有一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四川艺术家进京了。  四川艺术家虽然在全国占不了半壁江山,但其绘画艺术在全国绝

    • 我唯独钟爱的乐器作文

      我喜欢弹古筝,并且目前已考过十级。记得我初识它时,我还是个年少懵懂的小姑娘。  那是我才六岁,只是听到那行云流水的声音绕梁时,我的心就彻底被收服了。那凄婉而又柔美的调子,一直在我的耳边挥散不去。在那时

    • 有关音乐的作文范本

      在大千世界里,在茫茫人海里,你可以不懂文学,也可以不懂几何,但是你不得不懂音乐,是音乐主宰着人类的快乐。  如果有一天,有人问我:“给你两条路,你愿意保留色彩,还是音乐”。我回毫不犹豫的告诉他:“音乐

    • 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中词语翻译的研究

      摘要: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各方面问题。要译得恰到好处,译者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将从几个部分阐述社会

    • 音乐广场作文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祖国大好河川中不但以历史悠久的文化闻名于世,还以现代化气息的建筑震惊中外。在西安大雁塔下的音乐广场的北广场,就坐落 着号称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大雁塔下的音乐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被

    • 音乐小能人作文

      汤晓曈爱看书、数学好,毽子也踢得不错,和大家也十分处得来。不过她对音乐特别有天赋,唱歌尤其有感觉,是我们班的“音乐小能人”。  平时,不论我们唱谁的歌,她都能“神”一般地接上几句,不过最令人佩服的,还

    • 家乡智辩作文鉴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我的家乡位于湘水西北,洞庭之南,曾经是银城益阳一个贫穷落后而又无人知晓的小乡村。在这片贫穷却又肥沃的土地上,我耳闻目睹了家乡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