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治学院解散

|为人处事   |

【www.yin56.com--为人处事】

我的战友黄宏贵
篇一:南京政治学院解散

我的老战友黄宏贵

(徐青)

从青年走到中年,从没有经历到有所经历,我认识和结交了这样一些朋友。 他们处在生活的底层时,从不小瞧自己,从不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热情和自信,为人处事厚道本分,工作学习积极向上。人生进入辉煌时,保持自已原有的本色,从不骄傲自满,从不张扬不得意忘形,一直谦虚随和锐意进取。湖北省咸宁市委常委、咸宁军分区政委黄宏贵大校,就是一位这样的人。 1978年3月,黄宏贵和我同时入伍参军,他在豫东的步兵某师,我在豫西南的炮兵某师,彼此互不认识没有交往。进入军校同班后,说不清什么原因我俩一见入故,他视我为哥我拿他当弟,他一直称我老徐,我习惯称他黄宏贵。训练学习之余两人经常凑在一起,那时候都是热血青年,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入军校的头一个月,我俩就跑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笑眯眯肩并肩的和影像。 军校毕业,同学们奔向四面八方。信阳分手,直到我从部队转业,我和黄宏贵既未通过电话也未通过信。“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百万大裁军,武汉军区撤了,此前,我们师所在的武汉军区炮兵早撤了,我们师归建43集团军时间不长,43集团军也撤了。紧接着,我的老部队,师和团的番号代号都取消了。我转业回到家乡枣阳市委组织部工作时,要填一份履历表每一阶段都要填上一个证明人。我想都没想,军校那一段历史的证明人填写的是黄宏贵,后来多次填履历表都是这样填的。

一天上午,已到下班时间,我起身准备关门离开时,桌上的电话响了。拿起电话,按我接电话的习惯,我刚说出“您好”。对方像是很兴奋地喊出了:“老徐,徐青松!”我听出是黄宏贵的声音时,自然也很兴奋。那时我已转业回乡10年,在家乡市文联担任副主席,简单地交谈中我知道他已到广州军区《战士报》当编辑。两人不仅都还在体制内,而且都还在干老本行。只是他在很高很高的上层,我在很低很低的基层。

在分别29年初秋的一天中午,黄宏贵打电话约我到武汉见面,从电话声音里听得出,他和我一样健壮得像头牛。第二天下午,我俩在武汉中南花园宾馆大厅相见时,两双手还没握到一起,也没顾忌四周有很多人,就忘情地拥抱到了一起。彼此注视了很久,微笑了很久。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看着我长笑。我由衷地看着他长笑的原因是,我的老同学老战友,担任一个军分区的政委、主政一个大单位的工作、成为党的高级干部,

南京政治学院解散。

是幸福心境的自然流露。

黄宏贵当大官了,分别几十年初次见面,我除了感觉他更加沉稳更加坚定外,言谈举止包括说话的声音笑起来的样子,和当年都一模一样。官场上,有的人官不大架子很大,极别不高装得却很高。我认真地观察他,不仅一点不品一点不装,仍像当年的军校战士一样,接人待物热情自然,面对面与他交谈,我看到的是一脸的真诚。我总想找机会与他开玩笑,当我称他首长或称他大校同志时,我称一次他当即纠正一次。当他意思到我在与他斗乐时,幸福地大笑起来,从他的笑容里我找到了他20岁时的影子。

宏贵小我岁把,但宏贵的心,还是像过去一样细,像金子一样美。听说一位战友的母亲病了,就在附近住院,我俩结伴去看望了老人家。转回来,他又专程赶到小洪山离休干部区,把我们的老首长老师、原武汉军区宣传部张凌霄部长夫妇,接到晚上的聚会地点。

我们新闻班在学院的序列里,是三大队十四区队,区队下面是三个班。我们军区炮兵的三人,李军、葛国梁和我,还有43军的侯振汉、程永平,舟桥旅的唐宏国六人,同住一间寝室。程永平天天爬在床上不停地写呀写,唐宏国是搞摄影的一闲下来就罢弄他的照相机,我和侯振汉喜欢摆上象棋杀两盘。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和侯振汉在对弈,李军和葛国梁,两人先是亲密地几乎脸挨脸在叙家常。突然,两人喝喝叫地又大吵起来。看两人已动起手,我和侯振汉急忙上去一人抱开一个。黄宏贵推门进来了,很是严肃点地先批评了葛国梁:“不是我要批评你,你年龄大些你是哥,怎么能跟自己的兄弟动手呢?”他又转向李军声音更高些了:“不是我要批评你,你年龄小些你是弟,怎么能和自己的兄长吵架动手呢?”说完,背着双手转身走了。黄宏贵当时的神态,背着手假装生气的样子,我和侯振汉都忍不住笑了,李军和葛国梁也忍俊禁。他俩因南北文化的差异产生误会,误会消除当即就和好如初。

一天早饭时,作为一班长的魏少成,不知是为了增加一班饭堂广播稿的数量,还时一时激动失控,在大家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来了一句:“家乡的云啊家乡的雾!”魏少成是信阳固始人,听得出他原本是要用普通话朗诵的,不知是紧张了还是普通话没练熟,结果9个字前半截是信阳普通话,后半截是变了味的信阳话,加上中间的“啊”字拖音太长,最后的“雾”字音又太重,把全班的同学都逗乐了,有几个人把口里的稀饭也喷了出来。饭堂里像剧场里的戏演到了高潮处热闹极了,他后面的三句读的是什么,谁也没听清。那几天,大家见到魏少成都要来一句:“家乡的云啊家乡的雾!”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见面互相打招呼时,也都用这句话代替。南京政治学院解散。

一个周末的晚上,周双丰教我们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时间不长就解散了。黄宏贵不知从哪里获得一个唢呐,从这个寝室吹到哪个寝室,到我们寝室时,他迎着我吹了一曲《大花娇》。吹奏的同时,两腿夸张地迈着八字脚,模仿电影里七品芝麻官走路的样子,逗得我们个个捧腹。稍许,我们刚喘过一口气,他又用他的湖北大悟普通话,模仿着魏少成的腔调来了一段:“家乡的云啊家乡的雾,小时候我打柴又放牧;风吹杨柳鸡唱鸭跳舞,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程永平笑出了一脸眼泪,李军拉着我的手上气不接下气的提醒我:“他想把我们笑死。”

在新闻班25位同学中,黄宏贵的人缘极好,工作学习之余黄宏贵身边总是聚集有好多人。黄宏贵的亲和力为什么特别强呢?当时我没有研究这一现象,现在认真回顾分析一下,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黄宏贵睿智幽默风趣活泼,二是很多人想跟他学写字。说黄宏贵的字写得好,怎么说都不为过。他写的字好到什么程度呢?你只有亲眼看过后你才会知道。他弃之不要的底稿和随手写过准备仍的纸片,揉成纸团想扔出去都难,当这些纸片或纸团还没出手时,不是被这位收留了,就是被那位抢走了。写下这段话,我自己感到像是有点过,但细细斟酌确是真实写照。黄宏贵从豫东到豫南,从连队战士到军校学员,从武汉大军区机关到广州大军区机关,凡接触过他的人,我估记都会被他那一手漂亮的字所折服和惊叹。最起码,我们新闻班的同学和老师们都是这样的。

我把黄宏贵写出的字,分为正楷、行楷、行书、行草和随手五种,他除了这五种字写得炉火纯青外,他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出的仿宋字、排笔字、隶书、还有空心字等,看过后也令人敬佩不已。黄宏贵的字,初看规范工整潇洒遒劲,细看笔笔有力气势夺人。人们在称赞谁字写得好时,往往习惯用“跟印板印出的一样”,用这句话来形容黄宏贵的字就远远不够了。黄宏贵眷抄一篇稿子,要么用正楷要么用行楷,含标点在内一字一格,从始至终字体不乱,并且不错不漏。除印板印出的效果都能达到以外,印板永远不可能有的效果,像字的力度、字的笔法、一点一横的走向、一撇一捺的气势,他手写的字都能体现出来。我们套复写,一般只能写透4张,他能写透8张。我们一小时一般抄写两张或两张半,他能抄写四张半或五张。羡慕他的字、想跟他学写字的同学和教员很多,我是其中很积极的一个。

和黄宏贵分手后,多年一直心存一个遗憾,就是当时没向他建议,鼓励他出一本钢笔字帖。此生我犯过很多错误,我现在感觉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这个错误。当然,他现在还可以做这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但50多岁的时候做和20多岁的时侯做,那效果肯定不一样,现在体力眼力手力都大不如过去。南京政治学院解散。

当时市面上流行的字贴很多,有媒体曾报道郑州一位较早在全国出版发行字

贴的那位先生,先后获稿费一亿多。那位先生硬笔书法的理论、较早坚持研究探索硬笔书法敢为人先的精神令人钦佩。但单就硬笔字的书写水平和功力来说,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们同学们都认为黄宏贵应该在那位先生之上。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和在某师任职的同学刘世清大校,不知不觉电话聊了半个小时。30年时光过去了,我们都还在为黄宏贵当年没出一本钢笔字帖而感到十分惋惜。

现在看来,我们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黄宏贵后来,在硬笔书法上的努力和成就,远远超出军校的水平和我们对他的期望。

我们军校同班25位同学,其中一位各方面都不错的同学,临近毕业时突然打起背包没跟任何同学告别就走了。眼看就要毕业提干了,用黄宏贵的话说,我们由穿草鞋要开始穿皮鞋了,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们只是感觉他的情况不妙,但什么原因学校和军区宣传部当时和后来都没告诉我们。后来隐约听说,他在恋爱婚姻问题上遇到麻烦。

军校分别30年的一天下午,我意外接到他的电话,电话里他对我说他也在襄阳,并且在襄阳已3年时间了,我当即与他约定晚上请他在一家酒店见面,一起吃个饭叙叙旧。军校的同学雷毅红也在这座文化古城,还在市文联上班,我自然又邀约了他。

两小时后我们见面聚到一起时,话题始终离不开军校,离不开同学们。谈起黄宏贵的字,先是雷毅红滔滔不绝,接着这位同学说他手里现在还留有一份当年黄宏贵用圆珠笔套写的底稿。这位同学在军校和我们分手后,听说先到浙江《金华日报》当了两年记者,后又辗转到湖北荆门,再到北京、海南。这位同学能文能武,是个少见的干才。他的经历可谓坎坷传奇,但黄宏贵的一份手抄底稿他一直走哪带哪。饭回我开车送他回公司,他从桌上的抽屉里,拿出了黄宏贵的那份手抄底稿。我接过一看,是黄宏贵用行楷套复写眷抄的新闻作品底稿中的一份,是绝对的真迹。凑到跟前的雷毅红,一双眼睛都看直了。

从部队转业回乡时,我没有什么家当,除了近千本书就是3捆笔记本。这些本子大都是采访本、日记本、课堂笔记和军校的“天天练”等,每次搬家都要清除扔掉一些。居住襄阳已10多年时间,8年前正式从枣阳搬家到襄阳时,又做了一次大的清除。很多本子都咬牙扔掉了,但有两个档次很低内容也没有留存价值的软皮笔记本我却一直没舍得扔。当时,对新闻写作情有独钟,雄心勃勃,专备了两个本,一个用作收集我喜欢的新闻标题,一个用作收集我喜欢的通讯标题。这两个专用来收集标题的本,都是请黄宏贵用黑色炭素墨水写的行楷字,一个是“消息标题选”,一个是“通讯标题选”。在黄宏贵手书的字体中,我最喜欢的是他的行楷 。他当初给我写有正楷字、行揩字、行书字和随手字,可那些大大小

小的纸片片,后来都找不到了,只有这两个留有黄宏贵笔记的软皮本我走哪带哪。南京政治学院解散。

的确,黄宏贵的一手好字给他生活增色不少,但黄宏贵的人生很早就进入辉煌,除了他厚道本分的人品外,与他的新闻理念和文学成就是分不开的。作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当我还在研究消息标题和通讯标题的时候,他已开始研究小说了。当我们还在师机关军机关当新闻干事的时候,他已被调到大军区机关了。在我们毕业的24位同学中,黄宏贵是第一个调入军区报社当编缉的。

记得入军校当年初冬的一个周末,午饭后黄宏贵约我去游南湾。南湾水库是信阳的一个景点,应该在信阳市的南郊,距军校大约有七公里。去南湾的路有两条,一条能跑汽车的公路在山脚下,虽然平坦好走,但弯道很多灰尘很大。另一条小路在山半腰里,是山里人打柴抄近路慢慢踩出来的,从远处看时断时续明晃晃的。这天虽是初冬,由于刮着尖溜溜的西北风,天干冷干冷的,路上除了我俩很少看到人。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走小路。去南湾的路上,他给我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风雪夜归人》(与吴祖光的话剧《风雪夜归人》同名,但故事不同)。故事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心。故事的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我正听得津津有味,他对我说南湾水库到了。

我们站在山顶上看南湾水库,就是死水一潭,平淡无奇。岸边没有垂钓的人,水中也没有打鱼的船,看不到湖水浩荡,也看不到白浪滔天,哪有一只桅樯一片帆影呢?与我想象中的南湾差距甚远。从山上下来,走到水库边,走到坝堤上,才看到不高不低的浪花,一个接着一个向我们跳着蹦着扑来。水中不大不小的涛声,也一个接着一个传入我们的耳内,多少感觉到了一点生气。

返回的路上,我希望黄宏贵继续给我讲《风雪夜归人》,他东扯西拉就是不讲,待我摧促两次并伸手要取他的帽子让他受凉时他才继续。故事讲完了,也到学校门口了。他看我完全听进去了,喜形于色掩饰不住。和黄宏贵相交相知,我知道他有时鬼的很,人前少言寡语遇事却沉稳有主见。在同学们中,他虽年龄小个子小,但再困难的事他总有办法。我预感到了什么,我问他从哪看到的这个作品,他先是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接着才告诉我是他构思的一个中篇小说。黄宏贵早期的这篇小说,不仅深深吸引了我,也深深打动了我。他能用一下午的时间,流畅而又充满感情地给我讲述这部小说,也充分显示了他的演讲能力。

这天晚上很累,我在“天天练”的本上,写完《游南湾》后就不想搞事了。我去看黄宏贵,他除写了一篇游记外,还写了一首诗,诗的标题下面还括号注明“外一首”。 这就不是一首诗了,而是两首诗。这两首诗的底稿,当然是我留下了。很遗憾,仅过了一周,不知被谁偷走了。后来听说,黄宏贵还发表了多篇小说,有的是短篇有的是中篇。黄宏贵很勤奋,也十分谨慎,他发表的这些作品一


南京政治学院官网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qingganrizhi/97730/

    热门推荐
    • 职场中哪些为人处事的技巧【三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场中哪些为人处事的技巧【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在职场中为人处事的方法精选三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在职场中为人处事的方法精选三篇,欢迎品鉴!

    • 职场中为人处事的职场法则(锦集3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场中为人处事的职场法则(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134句【热】

      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 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出自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欧阳修《归田录》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134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职场中为人处事的职场法则锦集三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职场中为人处事的职场法则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习惯决定你是否成功议论文

      习惯是一种最不被人重视的存在,谁都会不在意它的作用。然而,习惯却会把你导向成功或者失败。良好的习惯能使平庸者成为人才,不好的习惯却只能埋没人才。  习惯人皆有之。南方人习惯吃大米,北方人习惯吃面条,这

    • 走与停初一说明文

      走是漫漫前程奋斗。  停为深深思绪反省。  走与停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左右手,使人感觉在为人处事的路上得心应手,顺心顺意。——题记  走一走,即奋斗奋斗。人生奋战的征途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我们是在走着的。

    • 为人师表的名言警句精选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韩非子》  贤母使子贤也。 《韩诗外传》  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