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自述的读后感范文

|小说读后感   |

【www.yin56.com--小说读后感】

  【篇一:冰心自述读后感

  因为急着要借书,所以忙赶着把积压的、没怎么翻过的、舍得还掉的书匆匆过一遍。有些书就是这样的鸡肋,只有到将还的时候才生出读它的紧迫感。

  上次听老六念冰心老家宅中的对联,“海阔天空气象,风光霁月襟怀”,便把读老人家史的热情蔓延到了冰心的身上。不过翻了李辉编的《冰心自述》,发现韩寒以前有过的“批语”——冰心的文采很差——确实有一定道理,和那些让我惊叹的现代的语言高手相比,她的回忆文字有些直白,感情抒发有时又过于单调,更不要说思想问题,到了建国后的文字,“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结果就是,文章写得像“申论”!

  但毕竟是关于往日生活的回首,因而融进了太多时代的背影和亲情的墨迹,还是有很多细节引人下泪。

  关上最后一页,首先从脑海里跳出来的是这个场景:冰心的舅舅随冰心一家从福建搬至北京铁狮子一带生活,一日生了疾病不治而死。从小冰心和几个弟弟就受小舅舅的影响看书识字,情同一家人,伤痛可想而知。父亲远在外地,靠几个孩子打理舅舅的身后事。找来棺木找人布置,弟弟跟冰心说了一句,“把棺材开一个口,这样舅舅就不会觉得里边憋闷了”,他不知道人死之后呼吸也没有了,还一心惦记着舅舅在里边躺着的感受。这样幼稚的语言不明所以地揉着心肠,在生命离去的悲哀无力中,它的真实和质朴胜过任何煽情。

  冰心写回忆文字是受一个美国朋友的启发才动笔的,这位朋友说,“写下你的生活,可以让我们对产生这种生活的时代有更清晰的了解”。冰心也说,“很多旧事,刻在心版上;今天干脆写下来,便不用从心版上去搜索”。关于儿时记忆,家乡的点滴,对大海的情怀,传奇的学生经历,以及父母的面孔,在几十年后的梳理描写中,有淡淡的时光的味道。而手拿纸笔写就他们时,“只剩下我自己一个了”,冰心晚年极其长寿,百岁老人与猫做伴,看报、听广播、接待访客,心底一定有很大的孤独感吧。然而这就是生命的无奈。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本《家长》,封面是非常非常老的冰心照片,长久以来,她都作为一个符号被定在官方的文学正史上,如今我才知道她的《寄小读者》是在美国卫斯理女校读书时一封一封写的,而她在五四期间声名鹊起的源头是因为向《晨报》投了篇控诉家长制的虚构小小说,之后因为落了很多医学的课才转入了从未梦想过但更擅长的文学系。很多日后所谓声名的造就,其实和偶然很大的关联。

  【篇二:冰心自述读后感

  冰心,是我年幼时心仪的作家,也是我们中国促进会的老领导,对她的身世,我一直存有一种好奇,近日,偶然在书店看到《冰心自述》,立马拿下,旋即开读。

  冰心,从小到大,读的都是女校,中学是贝满女子中学,大学是协和女子大学,研究生是美国的威尔斯利学院。解放前,中国有不少女校,解放后,提倡男女同校,女校几乎绝迹,上海市三女中是硕果仅存的几所,改革开放后,女校作为一种教育改革,似乎又有复苏的势头。男女是同校好?还是分校好?恐怕各自都能列举无数的理由,但分校的存在,至少能让人们多了一种选择,或许,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书中有两个章节,是专门写她的丈夫吴文藻的。从1923年,在开往美国的杰克逊号邮船上阴差阳错地相识,1925年,在康乃尔大学补习法文期间的私定终身,1929年在燕京大学完婚,接着是抗战,内战,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夫妻俩不离不弃,携手走过,直至1985年,吴文藻先生离世。将近一个甲子的相处,一个是感性的作家,一个是理性的学问家,梅贻琦校长曾用“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来形容两人的性格差异。有意思的是,吴文藻在他9000多字的自传里,只有两处提到冰心,一处是何时相识,一处是何时结婚,其余全无,而在吴文藻去世时,冰心也因为身体原因,未去见最后一面,这一点,我深感意外,要换作我,哪怕坐轮椅,哪怕爬,也要爬去,看上最后一眼,作最后的告别。

  吴文藻先生去世之后,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我是很赞同的。人死之后,面目狰狞,一脸土色,那副惨样,还邀别人来参观,浪费别人时间不说,还有损自己的良好形象,实在献丑,大可不必。至于盖棺论定的悼词,也都是身后之事,说好说坏,随它去好了,反正你也听不到。文藻先生的骨灰是撒海的,这个,我有点顾虑,不知为何,我对大海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无边,无底,不如埋于树下来得踏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树参天,我也就获得了另一种重生。

  冰心先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甚深,崇尚个性,向往自由,然而,解放后,也一样被驯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歌功颂德的话没少说,当然,其间,也有抗争。我曾在好几个地方读到过冰心先生的一次著名的“发作”,近来,终于在贾植芳的《我的人生档案》中找到了出处。据贾文记述,1979年,贾刚解放,去京,造访冰心,冰心先生大发牢骚,口无遮拦,她说,“我现在是什么也不怕了。开除公职,我现在早已退休了;开除出党,我不是党员;离婚,你问问他(吴文藻)愿不愿意;坐监狱,我现在已经八十岁了,监狱里还没去过,倒可以增加人生阅历;杀头,死了以后还是烈士。”这通酣畅淋漓、振聋发聩话,在思想刚开始解禁的当时,出自一个弱女子之口,实在让人叹服,似乎也是先生长期压抑、受尽屈辱之后的一次总爆发。

  集子里的文章,大多写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其中也有几篇写于30年代,总的感觉,先生30年代的文字要明显好于70、80年代的文字,年岁增大,创作力下降,可能是一个原因,历次政治运动的折磨,伤了元气,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他们那代作家中,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茅盾,巴金,曹雨,……,哪个不是如此,这不仅是个人的人生悲剧,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悲哀。


冰心散文读后感 冰心小桔灯读后感 冰心作品读后感 冰心超人读后感 冰心南归读后感 冰心纸船读后感 冰心繁星读后感 冰心诗歌读后感 冰心灯光读后感 冰心笑读后感 冰心春水读后感 冰心往事读后感 冰心小说读后感 国旗读后感冰心 冰心梦读后感 冰心诗集读后感 冰心小橘灯读后感 冰心文集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duhougan/329706/

    热门推荐
    • 以人生若只如初见为题目的议论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是啊,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样相处该有多么美好。那么就没有现在这样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可惜,万事有始有终,且美好之事不易长留。也因此,初见贯穿始终成为了人们最梦

    • 小说作文:齐天大圣的圣

      无论好与坏,都是一种邂逅。———题记  初二,教室。  倒数第四排,我怡然自得,即使如此,还是不情愿地被老师调到正数第二排,成为你的同桌。  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声音很小,常常因为害羞而红了脸,每天拿

    • 逆袭议论文

      逆袭是身处绝境的一个华丽转身,它需要勇气,需要梦想,需要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逆袭者的转身令人惊艳叹服,然而这之中却容纳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身处逆境者当有放

    • 学生作文:陶老师

      咦?题目写错了吧。怎么有会“电眼”数学老师呢?不错,现在是没有这种人,可是我们五(1)班却有一位这样的人。她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废话,地球人都知道!)也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他姓陶,有着一头短发,高大

    • 渺然我命若蝼蚁作文

      渺然我命若蝼蚁900字  生命本从寂静而来,终究还奔寂静而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自然法则。区区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不管你伟大还是渺小,亦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每个人的尽头皆是一片安然的寂静。寂静的两

    • 变身游戏作文

      风和日丽的一天,包包在家里看电视,包包觉得一点也没有意思,它想:今天天气很好,我想出去跑跑。于是包包就出去玩了了。  包包跑呀跑呀!它看到前面有一条小河,于是它就想:我好多天没洗澡了,我上小河里洗洗澡

    • 讨厌的夏天作文

      在一年四季中,我最不喜欢的季节就是夏天。  夏天是个感冒杀手,人们刚刚换下暖和的衣服,穿上薄薄的裙子、T恤,可是吃一块小小的冰糕,就住进了医院,打起了吊针。每年的夏天,只要我一吃冰糕,就要发烧,现在成

    • 美梦高一小说作文

      学生们聚精会神的上课时,只听见一声巨响,漂亮的小敏笔直的栽倒在地上。同学们在慌乱中将小敏送去了医院,只有安妮一人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惶恐的望着外面。安妮的心此时已经乱极了,这个场景和她梦境中的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