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王昌龄七绝差异及其原因

|夫妻相处的艺术   |

【www.yin56.com--夫妻相处的艺术】

  唐代诗坛中,李白和王昌龄七绝以其独特的风貌堪称“七绝双璧”。

  七言绝句在盛唐已完全成熟,出现了使后世无法逾越的李、王两座高峰。虽二者所处时代及七绝成就一致,但其七绝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截然不同,值得后人去细细探讨。

  一、李、王七绝思想内容的不同

  参照《全唐诗》《全唐诗鉴赏辞典》统计,流传且有确切记载的李七绝有84首,王74首。可按赠别酬答、政治时事、战争边塞、妇女题材、写景纪行五类诗作,前者分布为15、21、5、11、22首,其他10首;后者为35、0、10、18、0首,其他11首。可见,李、王七绝几乎涵盖盛唐诗歌所有题材,但王集中战争边塞、妇女题材和赠别酬答,未涉及政治与山水题材,李则取材广泛。本部分以五大类诗作入手,对二者七绝思想内容做出比较分析。

李白与王昌龄七绝差异及其原因

  赠别酬答诗。李、王交友广泛,赠别酬答诗婉转真挚却各有千秋。各自表达情愫和感悟生活方式不同,引发诗作取材出发点不同,造成其思想内容较大差异。前者多从日常的送别相思之情巧妙取材。后者两度遭贬,对人情世故感受更为深刻,多从对现实遭遇的慨叹入手精心立意,抒发真情。

  战争边塞诗。李取材着眼于描绘某个具体战事,抒发自身抱负、关心国事民生等。王却更多把边塞战争视为历史现象,从各视角深入思考,揭露军中矛盾,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善战、杀敌报国,并深入戍卒内心,突显边愁乡思,寄予深切同情。与李相比,王的战争边塞诗更丰富更深刻地从深沉的历史和厚重的社会中取材,更突显出当时特有的时代风貌。

  妇女题材诗。李善描写女性美貌与豪情,特别是贵族、侠义女性的美貌和豪情,但只有少数几首。王多以情思婉绵的闺情诗、宫怨诗著称,多揭露君王喜新厌旧、荒淫无度,刻画女性心理、情态、举止、妆扮、环境和深情,寄托诗人对女性悲惨遭遇的无限同情。

  上述几点基本涵盖了李、王七绝诗作在取材立意等各方面差异。二者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决定了在取材方面的较大差异。李重在从政治民生和社会自然中汲取素材,抓住情与景的契合,多写景纪行、政治时事。王重对传统题材深入开掘、拓展和再创造,多以边塞诗、宫怨诗一吐愁肠。这是二者七绝思想内容的重大差异。

  二、李、王七绝艺术风貌的差异

  从总体艺术风格、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入手分析二者七绝整体艺术风貌的差异。

  1.总体艺术风格:壮阔俊逸与刚健深婉

  李七绝多豪放俊爽,清新明快,融入丰富思想情感表现现实与内心世界,是现实和超现实的完美结合。王多取材厚重的现实社会,构思精巧新奇,艺术手法婉曲多变,刻画“襞积重重”的“深情苦恨”,艺术风格为“绪密而思清”,雄浑刚健,深婉隽永。

  李诗艺术风格有强烈主观色彩,大处着笔,主要侧重抒写内心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细致描绘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是超现实主义范畴,展现一种奔放的壮丽美,追求神似,着重表现其内在美。王则是客观诗人,小处着手,重对物象和情思的客观细腻描述,含蓄委婉抒发深情苦恨,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表现一种婉转的含蓄美,力图真实典型地再现现实生活,追求内外兼美、形似和神似的统一。

  2.语言风格:自然明快与简练清峻

  语言风格上,李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博采众长,形成清新明快、通俗精练、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极富动态美,尤以送别诗和山水诗为最,诗人多于大自然或日常生活中获得审美感悟和缕缕情思,表现自然美、人性美、动态美和畅快美,语言平易真切而浑然天成。

  王诗语言风格主要是简练凝重,婉转秀雅。他善捕捉现实生活中自身感悟最深、观察最细的各方面,冷静客观地将典型物象和细腻情思柔于一体,并深入挖掘特殊美感,语言锤炼浑成,声律和谐,突显其语言凝炼刚健、蕴藉婉转的总体特征。

  是故,李诗语言以自然流丽取胜,夸张想象之风如行云流水,呈现单纯美、气势美和动态美。王诗则以锤炼凝重见长,构思奇巧之格如精雕细刻,呈现委婉美、细腻美和刚健美。

  3.表现手法:多管齐下与奇特婉曲

  李善用赋法,使诗淡丽邃美。奇特想象中巧妙融合比喻象征、拟人夸张与激情,使诗歌形象和气势更为丰富生动、激昂有力。王诗长于心理和细节刻画,并柔之衬托、渲染、抑扬、比兴等,构思奇特,格调高昂,含意深婉,以女性诗特为尤甚。

  三、李、王七绝差异之原因

  李、王七绝赫赫有名、沾泽后世,却呈现较大差异,这与其家庭出身、思想性格、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等是分不开的。

  李白诗作与其儒释道结合熔铸百家的开放性思想有着密切关系。他豪放爽快、侠义柔情,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性格清高孤傲、蔑视权贵,两度遭人所谗排挤出京,愤慨不平而寄情山水,故多为抒情言志、妇女题材、吟咏山水和赠别酬唱类,诗风飘逸清新、自信昂扬,语言自然明快、真率活泼,气势豪迈俊逸、激情奔放。他始终保持奋发向上、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把忧虑时局、抨击时弊、关怀民生与宣泄个人愤懑相结合,至死不敢忘忧国,并在各类诗作的内容取材、艺术风格、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昌龄一生坎坷,漂泊不定且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曾北游河陇边境,两度被贬边疆,与其战争边塞诗多而优有着密切联系。一生抑郁不得志,交友甚广,与“王孟”、“高岑”、李白等均有酬唱,又深感世路艰险、友情珍贵,浪漫情怀隐而不发,忧国忧民、慕侠尚气、纵酒长歌的性情中人,故其七绝中送别酬唱诗感情真挚,寓意深婉。他出生孤寒,生计艰难,使他观察问题较客观敏锐,七绝诗作中处处显露出社会历史的厚重感及思想情感的细腻美,折射出含蓄隽永、深情苦思的诗风。

  正因如此,他的诗作多反映边塞战争、对友情弥足珍惜,或对女性遭遇的关注同情,立意新颖,构思精巧,手法婉曲多变,表达“襞积重重”的情思。语言锤炼凝重,自然细腻,呈现出绪密思清而深婉隽永,雄浑秀雅又刚健激昂的整体风貌。李七绝则多是飘逸疏淡、清新自然,常用众多意象表现单纯情思。等等诸如此类的差异,都与其家庭出身、思想性格、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等的差异紧密相连。

  李、王为七绝的成熟和繁荣做出重大贡献,更为之增添了万丈光芒。本文重在以二者七绝差异为基础,对其七绝的思想题材、艺术风格、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深入从家庭出身、人生经历、思想秉性和创作态度等方面阐释其存在差异的原因,这对比较研究和诗歌教学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李白与王昌龄的故事 李白和王昌龄的关系 王昌龄与李白的交往 李白七绝诗 杜甫李白诗风差异原因 七绝占了王昌龄作品的 李白对王昌龄写的信 喜欢李白的原因 王昌龄给李白的一封信 李白和杜甫诗差异 李白七绝诗100首 李白七绝诗有哪些 王昌龄被贬原因 出塞王昌龄 王昌龄简介 李白给王昌龄写一封信 王昌龄的诗

本文来源:http://www.yin56.com/ganwurensheng/661347/

    热门推荐
    • 戏的艺术初一说明文作文

      怨妇,还是幸运儿  她,款款挪移的碎步,悲凉的调子弥漫了天空。  她,时而紧蹙娥眉,细气轻调,时而甩袖轻扬,悲歌微叹;时而紧袖掩面,低声稍啼……  她,脑海中最深的记忆是个戴着枷锁,满面愁容的妇人。

    • 议论文

      在北京798艺术街区,四川话比北京话好使,连那儿的保安都喜欢用四川话调侃,周围的川菜馆也越来越多。这有一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四川艺术家进京了。  四川艺术家虽然在全国占不了半壁江山,但其绘画艺术在全国绝

    • 我唯独钟爱的乐器作文

      我喜欢弹古筝,并且目前已考过十级。记得我初识它时,我还是个年少懵懂的小姑娘。  那是我才六岁,只是听到那行云流水的声音绕梁时,我的心就彻底被收服了。那凄婉而又柔美的调子,一直在我的耳边挥散不去。在那时

    • 有关音乐的作文范本

      在大千世界里,在茫茫人海里,你可以不懂文学,也可以不懂几何,但是你不得不懂音乐,是音乐主宰着人类的快乐。  如果有一天,有人问我:“给你两条路,你愿意保留色彩,还是音乐”。我回毫不犹豫的告诉他:“音乐

    • 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中词语翻译的研究

      摘要: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各方面问题。要译得恰到好处,译者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将从几个部分阐述社会

    • 音乐广场作文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祖国大好河川中不但以历史悠久的文化闻名于世,还以现代化气息的建筑震惊中外。在西安大雁塔下的音乐广场的北广场,就坐落 着号称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大雁塔下的音乐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被

    • 音乐小能人作文

      汤晓曈爱看书、数学好,毽子也踢得不错,和大家也十分处得来。不过她对音乐特别有天赋,唱歌尤其有感觉,是我们班的“音乐小能人”。  平时,不论我们唱谁的歌,她都能“神”一般地接上几句,不过最令人佩服的,还

    • 家乡智辩作文鉴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我的家乡位于湘水西北,洞庭之南,曾经是银城益阳一个贫穷落后而又无人知晓的小乡村。在这片贫穷却又肥沃的土地上,我耳闻目睹了家乡在改